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养蚕人胡掌传:用心呵护蚕宝宝

    本文字数:1810

太湖雪的蚕农在喂蚕

本报记者 谢丹娜

初夏时节的清晨5点,不冷不热,很多人还沉浸在睡梦之中。位于吴江丝绸小镇震泽的太湖雪养蚕基地里,养蚕人胡掌传已经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

今年68岁的胡掌传,是震泽当地人,以前一直在家种田和养蚕,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2018年,他进入太湖雪蚕桑基地,成为基地的养蚕负责人。

“现在是第一轮蚕宝宝,已经三龄了,再过半个月就该上山了。”胡掌传告诉记者,太湖雪每年养蚕4轮,因场地原因,分为春蚕早期、春蚕晚期、早秋蚕和晚秋蚕,一共约500张蚕,每张3万粒蚕种、结茧90斤以上,总共可以收获1500万粒左右的茧子。目前,太湖雪有养蚕技术人员5名、养蚕长工16名,临时采桑叶人员若干。

蚕宝宝非常娇贵,稍有照管不当,就容易因外带病菌而感染蚕宝宝,产生病蚕。据介绍,往年养蚕人员与采叶人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区分,既养蚕又采叶,这样,就容易将外部的病菌带入蚕室。今年采叶与养蚕人员分开,由养蚕长工喂养照看蚕宝宝,采叶临时工采叶。长工除基本工资外,按养蚕产量奖励,采叶临时工按照采叶重量发放工资,工资预计均可在4500元/月以上。这些蚕农都是本村的村民,现在不仅能照顾家庭,又能兼职养蚕补贴家用,最有成就感的,是能将他们多年练就的养蚕手艺,传授给年轻的蚕学专业的大学生们。

“每天喂3次桑叶,早上5点,中午12点,晚上7点,每次两小时左右,长时间的弯腰,对身体也是一种考验。短短25天,要付出比平常农活强度高几倍的辛苦和汗水。”胡掌传说,作为养蚕人,最艰苦的环节,要数早晚两次撒鲜石灰粉和防僵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以前全靠手工操作,粉末飘散到空气中,眼睛都睁不开。但是,现在现代化的新养蚕大棚,都安装了自动轨道,轨道上有石灰自动喷洒器,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劳作。”

“当然,相比坐在办公室里,干农业还是蛮辛苦的。”胡掌传承认,“活儿最累的还是采桑叶。”蚕宝宝只吃桑叶,吸取里面的蛋白质和水分,桑叶越新鲜越好,所以桑叶都是当天采的。采叶的临时工也是早上5点就开始干活,这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碰到天气预报说第二天刮风下雨,下午就还要去采叶子。“如果连续下几天雨,那还得冒着雨出去采,蚕宝宝不能不吃饭呀。”

随着蚕桑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养蚕劳动强度越来越大,太湖雪蚕桑基地开启了自动化机械化养殖模式。胡掌传说,一龄、二龄的蚕宝宝对于温度最为敏感,控制蚕室的温度是关键。以前温度都是靠养蚕人的经验以及水银温度计,但往往不是很准确,而且有滞后性。“现在技术好了,在我们的现代化小蚕共育室,都安装了温度传感器、空调、排风系统、喷淋,温度和湿度的数据,都直接在大屏幕上显示,电脑自动控制,这样真的是又准确又省心。而蚕宝宝进入三龄、四龄,蚕室通风就成了重点,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现在我们大蚕房里,都安装了双向排风系统、雨淋降温系统,以及自动卷帘控制光线系统。”胡掌传感慨地说,养蚕机具的应用,从喂蚕、消毒、上簇、摘茧等环节提升了生产效率,大大减轻了养蚕人的劳动强度。

喂给蚕宝宝的桑叶也很有讲究。胡掌传告诉记者,一龄蚕吃的是桑枝自顶芽数下第3片叶,叶色黄中带绿,最为鲜嫩;二龄蚕则吃自顶芽数下第4片叶,三龄蚕吃第5~6片叶。而且一、二龄蚕吃的桑叶,还要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小蚕期间,养蚕人在喂养和消毒的剩余时间里,会对桑叶进行处理。而随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喂蚕时间也越来越长,养蚕人还要仔细观察蚕座,挑出体弱的蚕,提早防治蚕病,防止传染。他拿起病蚕,指导身边的年轻大学生。“蚕宝宝的病,基本不能治,只能靠防范。那这个防,就需要多年的经验了。所以,现在农业大学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就是跟着我们学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技术。”

“第二茬蚕宝宝5月12日开始养,到6月10日左右全部结束。然后进行蚕室消毒、桑园管理等,到秋天再开始下一轮的忙碌。”从小受蚕桑文化浸润的胡掌传,非常喜欢养蚕这一古老的行当,尽管年近古稀也依旧乐此不疲,“每次看着蚕宝宝吃桑叶的欢快样子,我心里就满是喜悦,浑身都是劲,我打算干到75岁再退休!”

没有蚕桑便不是江南,没有丝绸便不是苏州。蚕桑文化是中国特色的产业文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和乡村振兴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领域,吸引了许多大学生返乡创业,跟着蚕农学经验、做实践,传承中国千年的蚕桑文化。这让震泽这个中国特色丝绸小镇,充满了年轻的活力。这些年来,震泽镇逐步形成了金花领衔、小花跟随、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而太湖雪的桑蚕实践,也为乡村振兴开启了全新的“路径思维”。

采桑叶是养蚕人最累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