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五部画面美到极处的电影

    本文字数:1252

《轮回》

《同流者》

《巴里·林登》

《布达佩斯大饭店》

《小城之春》

摄影是电影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控镜头语言,在一帧一帧中创造流水的画面,其内在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在欧洲一些国家,即使是在普通民众中间,电影与美学两字也不可区分,他们如强迫症般苛求电影画面的“浪漫”含义,于是才出现了《理发师的情人》等诸多的唯美作品。这里推荐几部摄影极其出色、画面非常唯美的电影。

1、《轮回》。导演罗恩·弗里克,主演邰丽华。罗恩·弗里克是电影界最为著名的大型场景导演,很少有人会不喜欢他的作品,即便作品看上去没什么情节,可即便你将他的电影当做幻灯片看,也没有机会睡着。

《轮回Samsara》一共拍摄了25个国家的文化与景观,从绚烂的哥特大教堂、瑰丽的坛城沙画到史前遗迹与浩瀚山河;影片的前半部分完全是一副洗眼睛的良方。“Samsara”来自藏语,又被称为“依业轮回”,表示生命在流转循环。全片没有对白,而每一帧都如同一幅画,最直观的美丽成为观众脑海中的延续线。

2、《同流者》。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主演让-路易·特兰蒂尼昂、斯特法尼娅·桑德雷利等,由意大利、法国和西德联合制片。1970年的老片子,但却是所有专业摄影、艺术学校都会提到的一部电影,从影片画面中看到当时高超与前卫的摄像技术与摄影理念。

电影剧情比较简单:反法西斯组织的马塞洛和未婚妻以到巴黎度蜜月为借口,到教授家拜访,其实是准备进行一场杀人灭口案;而到了教授家,马塞洛却被教授的年轻妻子安娜深深吸引了……一个荒诞且刺激的故事,频繁的推拉镜头与恰到好处的蒙太奇,更是给影片增添了游离的情绪与奇妙的寓言感,这是当时绝无仅有的摄影电影,直到今日还颇为震撼。

3、《巴里·林登》。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主演瑞安·奥尼尔、马里莎·贝伦森等,由英国、美国和爱尔兰联合制片。库布里克在电影界受到的赞誉和批评都很多,但没人可以否认他的作品中不可思议的视觉风格。

本部作品中,库布里克使用了一枚当年前所未有的镜头,有F0.7的光圈,拍摄中仅需要一点点光源便足够,后来被称为“那根只需要一根蜡烛打光”的镜头。据说这枚镜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NASA为登月计划考虑到弱光环境而设计的。本片使用这样的镜头,使画面拥有极浅的景深与模糊的外焦,非常美妙。

4、《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韦斯·安德森,主演拉尔夫·费因斯、托尼·雷沃罗利、艾德里安·布洛迪等。

一位默默无闻的小作家住进了布达佩斯饭店,饭店的主人为其讲述了关于这里的前世今生。故事似乎俗套,但极致化的色彩与个人化的形式的完美搭佩,使得本片如同一部视觉游戏与展览。

5、《小城之春》。当前的中国电影在摄影语言这方面缺少拔尖与出彩,但回到1948年,当年的《小城之春》在摄影上至今仍可以作为教材。

导演费穆,主演李纬、石羽等。

在中国某个平常的遍处皆是断垣颓壁的南方小城里,四位男女各怀心事。简单的人物关系牵连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构成了这伤感且凄美的小城之春。

枯草与残垣是真实的,画面的极简则是本源的。在当时,《小城之春》便已经萌发了类似小津安二郎式的美学与东方内在,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未能延续下去这萌芽。

黄怡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