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中大医院“重症人”的“雷锋精神”

    本文字数:1405

2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的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正式公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大考中以及救治重症患者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光荣入选,这也是江苏卫生健康系统中唯一荣膺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单位。

近日,记者走近这群“重症人”,听他们讲述心目中的“雷锋精神”。

荣誉代表过去,未来还需继续努力

在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记者一眼就发现了熟悉的面孔——该科主任杨毅教授。她春节前顺利完成驰援黑龙江的任务回宁,近日才解除隔离,立刻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杨毅担任江苏省卫健委新冠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组组长,为江苏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作出突出贡献,后又作为国家卫健委救治专家组专家奔赴黑龙江、吉林、新疆等救治重症患者,期间展开重症新冠肺炎早期预警及个体化治疗的探索性研究和系统性实践,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应急项目子课题等。

杨毅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勇当先锋,以仁心仁术,诠释着她敬畏生命的医者风范。但她同时强调,“工作很重要,生活也很重要,热爱生活才能更好地去工作。”

“荣誉代表过去,未来还需要继续努力。”杨毅主任表示,团队在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中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也是中大重症医学科30多年来坚持努力的结果。“对于医生来说,不会跟当年雷锋所做的事一样,但我们有着非常重的责任。”

公益培训提升整体医疗水平,获益的是患者

“全国各个地区重症医学发展不平衡,给基层医生提供公益的规范化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更可以通过模拟实践病例操作让他们把学到的方法应用到临床上,这样可以提高基层的重症医学同质化管理水平,最终获益的是患者。”中大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玲告诉记者。

带着这样的想法,中大重症医学团队开展了“重症呼吸 红色公益行”活动,先后走进福建龙岩、甘肃兰州、江西井冈山、江苏盐城、青海西宁、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举办重症专项技术培训班40多期,受惠学员近3000人,极大提高了革命老区、中西部地区的重症救治水平。同时,构建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覆盖全国各地的百余家医院,不仅在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还每周通过远程信息系统开设重症V讲堂,分享最新理念与技术,深受基层医生欢迎。他们还建立“远程ICU”,与国内部分医院实行同步在线运营,让医疗不发达地区的重症患者接受和发达地区同等水平的治疗。

每做一点点,都会对病人有帮助

“看到病人那种特别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感恩的眼神,我们就会意识到,每做一点点,都会对病人有帮助,也让我们工作起来更有动力。”李晓青是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去年,她也是驰援湖北的抗疫“逆行者”中的一员。

在重症监护室,李晓青不时会遇到病情很重但又经济困难的病人,“有时候家属都想放弃了,但我们还是觉得不能放弃,经常从邱院长到杨主任都会带头捐款,想办法启动医院的慈善基金,为病人争取更多的医疗资源。”因为重症监护室管理需要,家属无法陪同,有些病人生活上的需求,“我们能解决的,就悄悄地解决了。”

“传帮带”是中大重症科的优良传统,在学科带头人邱海波教授、杨毅教授带领下,近年来该科在历次突发公共卫生救援工作中均承担着重要任务。“刚工作的小朋友们看到老师们一直都这么默默地做,他们也就学着去做。”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年轻一代的“重症人”不仅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也将雷锋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记者 徐嵋  通讯员 程守勤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