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默默耕耘二十载 只为甘泉润万家

    本文字数:1189

记者  陶睿    通讯员  许燕

初见老易,是在扬州自来水公司第四水厂的厂区大院内。正值夏末秋初,气温有点燥热,他挥舞着大扫帚,弯腰清扫路面上的落叶,汗珠从额头上不停渗出。“修理草坪,打扫卫生,我们都自己干,既健身又节省用工”,说起厂里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他被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他叫易成林,从1992年参与第四水厂建设到现在,已在水厂厂长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0多年,被员工们亲切地称为“老易”。“刚到这边时,周围全是农田,每天上班都要从旁边的土路绕一圈走。”如今,看到宽阔的厂区道路两旁种植着一排排高大的树木,远处的现代化厂房在这片郁郁葱葱中若隐若现,老易满是欣慰。在他看来,水厂必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将清澈的自来水送往千家万户。

在水厂二泵房的供水在线动态检测仪上,出水浊度显示为0.02NTU,远低于国家规定的1 NTU浑浊度要求。“沉淀,过滤,消毒,净化自来水需经过7道工序”,对于自来水水质,老易毫不含糊。他利用在线仪表和在线水质生物监测监控原水,加强原水水质污染的应急预案演练,并加大水质检测力度,对质量监控点采用口感和“热嗅法”检测。每年春天,老易都会准时清洗制水构筑物。针对排泥机日常清洗不到的沉淀池死角,他排干池水,带领员工下到四米深的池中,拿着水枪、扫帚等工具清理泥沙,常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到了夏天,滤池周围布满了青苔和藻类物质,老易在每周清理池壁的同时,还在滤池上摆放遮阳罩,减少藻类物质的滋生。

“我们日供水量达20万吨,主要供应大学南路以西的区域。”为了维护水厂安全运行,老易每天早上八点前到厂巡视,按照净化自来水的流程查看各个岗位的设备、卫生情况和现场水质参数,并翻阅生产报表,与员工交流沟通,根据前一天的供水量、“三耗”等生产数据安排工作,确保每日供水任务顺利完成。一天两次700多米路程的巡查,老易坚持了20多年。每每遇到突发设备故障时,他也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快速恢复设备运行。2009年夏季的一天傍晚,一个炸雷击坏了四水厂配电房的35千伏六氟化硫高压开关,造成全厂停电。接到消息后,老易立即放下手中碗筷,冒着倾盆大雨和电闪雷鸣驱车赶往水厂。厂区大门因失电无法打开,他就爬墙入厂,组织工人打开变电所门窗,消散浓烟。随后,他打电话向公司领导汇报,请求兄弟水厂增加水压,并带着值班电工查找故障范围,同时启动备用电源,恢复供水。因为处置及时,50分钟后水厂供电得以全面恢复,对市民用水几乎没有造成影响。“那个雷响得我都不敢开车上路,但没办法,不供水很多市民就没水用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老易至今心有余悸。

一晃二十多年,58岁的老易守护清水的初心始终不变,安全巡视的步伐一刻未停,见证了水厂生产能力从两三万吨到二十万吨的蜕变,记录了水厂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历程。说到自己还有几个月就要退居二线,老易看着清水池中的汩汩清流,坚定地说道:“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扬州市民继续输送放心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