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淮安市总:引领职工为新发展建功立业
本文字数:1898
通讯员 卢克余
苏盐井神热电分公司运行车间吴小林以“沟槽滤芯替代普通滤芯、开创双级除盐水冷却法以及精准加酸法”,成功提高滤芯使用周期和首效冷凝水回收效率,为公司创造价值百万元。淮钢职工左辉申报发明专利9项,获得授权4项,去年开发全新产品12个,累计产量超过7000吨。他的“一种高强度、长寿命贝氏体铁路辙叉用扁钢及其生产工艺”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获2020年江苏省职工十大发明专利奖。
近年来,淮安市总工会坚持以推进产业工人赋能成长、建功立业为工作主线,强化一系列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竞赛,注重劳模先进示范引领,团结带领全市职工齐心协力,为淮安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建功立业,奉献智慧与力量。吴小林、左辉的故事就是一个个生动例证。
强化技能培训, 为职工建功立业夯实根基
淮安市总在培训上做文章,先后推出“双培”计划、“线上+线下”培训、“定制化”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办法,提高产业工人技能素质,为职工建功立业夯实根基。
市总会同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实施党员骨干“双培”计划,把优秀技术、经营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劳模党员纳入所在单位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定人联系、定向帮带、定期培训。开展以建立一批劳模党支部(劳模党员先锋岗),实施思想引领、技能帮带、创新创业、结对帮扶“四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劳模党支部“1+4”示范引领工程。先后涌现李荣荣、李成、张顺琴、汪洋、曾建淮等一大批劳模工匠带头人,影响带动周围一群人。苏盐井神热电分公司运行车间吴小林以自己的技术创新为公司创造价值百万元。2020年获江苏省轻工行业“十大工匠”称号。
他们积极推行“线上+线下”培训模式。“线上”通过市总微信平台开辟“劳模工匠云讲堂”专题,职工学习不受时间、地域等影响,更加开放自由。先后推出10期课程,有6期被“学习强国”选用推送,於新凯、李京泽两名工匠登上全国“技能强国”培训平台进行授课。“线下”则以企业为单位,组织创新能手、技术骨干开设“职工创新大讲堂”,围绕发明创造、技术攻关讲解创新原由、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和创新体会等,先后在各县区开展“职工创新大讲堂”30多场次,大大激发了产业工人的创造智慧。
市总鼓励各县区总、企业针对自身需求,量身定制,采取分级培训、自办联办等方式“定制化”培训。涟水县总工会去年推出“劳模创新讲堂”,在全县开设“劳模创新讲堂”23个,举办讲座近100场,吸引一大批职工听讲,有1500多名职工加入劳模创新团队。
注重榜样引领,激发职工建功立业热情
淮安市总注重榜样引领,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宣传,讲述劳模工匠事迹,赞颂劳模工匠精神,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建功立业的热情。
扎实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等主题活动。召开“庆五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首届淮安工匠”颁奖典礼等,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先后选树全国省市劳模616人、五一劳动奖243个,涌现出“淮安工匠”杨庚豹、汪洋等一批先进杰出典型。并在主流媒体上开辟“劳动光荣 劳动圆梦”专栏,拍摄20集《劳动美》专题片,以及自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为广大职工树立了榜样。
他们在劳动模范评选中突出一线产业工人的占比,2020年全市劳模评选表彰工作中,全市有54名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当选为市劳模。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
开展劳动竞赛,为职工建功立业提供舞台
长期以来,淮安市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倾情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提供舞台。组织开展的劳模工匠“领创”、劳动竞赛“争创”“五小”活动“助创”和“1+1群”“促创”四大工程项目,获得淮安市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
深入开展“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在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组织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联合市人社局征集2020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目录,其中市级竞赛37项、县区级竞赛5项。截至去年底,已开展市级竞赛30多场次,企业内部岗位练兵200多场次。同时,注重引导和激励职工创新创造,在全市开展争创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去年有12家工作室入围。还先后在警务、法律、卫生、农业等领域命名10个市级“女劳模(女职工)创新工作室”。
开展“十大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十佳合理化建议”等劳动竞赛,围绕企业产品转型、效能提升、节能减排等,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职工群众性“五小”创新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五小”活动500余次,产生职工授权发明专利200多项,向省部级单位推荐30多项优秀的创新成果、发明专利、先进操作法。
淮安市总还与市人社局共同承办第五届淮安技能状元大赛,设立职工组竞赛项目10个,积极选拔选手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展风采,最终有25名选手参加第五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荣获7枚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