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全国劳模李叶红:叶绿荒山 红果飘香
阅读数:1572 本文字数:2264
本报记者 谢丹娜 通讯员 张昀皓
承包3000多亩荒山进行生态果林开发,经过5000多个日夜的拼搏奋斗,让昔日的荒山秃岭旧貌换新颜,变成了如今的“金山银山”。2020年11月,盱眙石马山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红获评全国劳模。
乱石荒山长出畅销果
初中毕业后,李叶红曾在盱眙县水产冷冻加工厂和水产公司上班,2000年因企业改制而下岗。她选择了自主创业,经过几年的艰辛探索,积累了一些立身本领和创业资金。
2006年3月,盱眙县天泉湖镇北山村的3100亩荒山进行招标承包。得知这一消息,李叶红意识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水果的需求量一定会越来越大。她当即下定决心,以最高的标额拿下这片荒山的承包经营权。
然而,当她和家人来到山上清理杂物、开挖树塘时,困难来了。山上土层浅、碎石多,水、电、路都不通。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盱眙林业局的领导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开发难度太大,没有开发价值。
李叶红是个倔脾气,想干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她带着工人和挖掘机,先把石头挖出来,再把土挑进树塘里,树苗都是靠人扛到山上。手磨出了茧子,她不吭不响地受着;身上被杂树枝子划破了,腿摔伤了,擦干血迹,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干活。就这样,一搏就是120多天。看到新植的8万余棵意杨苗冒出新芽时,她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之后,李叶红针对山上土质贫瘠、缺少水源等问题,查阅各种农业资料,并多次邀请省内外农技专家现场“把脉开方”,根据专家建议引水上山、改良土壤,试种各类苗木。为了防止种下的树木全军覆没,李叶红动起了脑筋:梨子、桃子、葡萄、杨树,各种果树、苗木都种上,每个树种的种植面积控制在几十亩。
2008年,李叶红继续扩大规模,从邻村新承包荒地1000多亩,种植国内外优质果树新品种。听说种碧根果能赚钱,她便拿出50亩地做试验田。这种果树的特点是生长周期长,从栽苗到挂果,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7年后的2015年,50亩碧根果的收益让李叶红喜出望外,“第一次种,没有经验,死了不少树,但每亩纯收入超过了1万元。”当年,李叶红果断决策,砍掉已经栽种的杨树,用3年时间,把上千亩杨树统统换成碧根果树。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李叶红先后到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近20个省份学习考察,虚心向农技专家学习栽植技术。在专家的点拨下,李叶红刻苦钻研,从当初的农业“小白”变成了“行家里手”。如今,石马山的果木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上市的水果不仅色泽鲜艳,而且口感上佳。
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盱眙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面滩,很多山坡被废弃,与其让这些荒山废弃,还不如承包给老百姓开发,既能绿化荒山保护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呢!”有了傍身的技术,李叶红最大的愿望就是带领周边村民一起奔小康。
她牵头组织成立合作社,吸纳村民入社,抱团发展,村民负责种植果树,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销售,带着村民走上致富路。
石马山脚下夏前虎一家六口人,父亲瘫痪在床,妻子患有癌症,孩子都在上学,家庭收入仅靠几亩田,欠下一大堆外债。起初,李叶红雇夏前虎到山上干活。时间久了,夏前虎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李叶红便鼓励他承包果木,又出钱给他购买化肥、农药,并在重要环节予以亲自指导。在她的热心帮助下,果木长势良好,很快就见到了效益。这些年,凭着习得的技术,夏前虎还清了外债,现在靠种植山芋、做山芋粉、养猪等继续改善生活。
李叶红还主动把北山村60户家庭困难又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招到自己的公司,让她们帮助采摘和做零工,月工资2000多元,让她们既不耽误农忙,又有一定收入。
“种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李叶红每年都会主动为周边种植大户现场免费讲授水果栽培技术,当场示范指导,手把手地传授“秘方”。她还把石马山上新发展的500余亩果园优先承包给了北山村里致富无门的农户,无偿为他们解决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难题。2013年,北山村摘掉了“省级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未来的农村经济必将是有机食品和观光农业的天下,果木事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在同行的前面。”站在高高的石马山上,李叶红俯瞰脚下的有机葡萄园和有机核桃园,豪情万丈,思绪万千,描绘出一幅集有机果园、农业开发公司、果苗培育、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农业新蓝图。
2013年,李叶红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两会分组讨论座谈时,李克强总理听了她的发言,鼓励她用科学技术做好荒山开发“绿富美”工程,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的贡献。这更加坚定了她用科学技术开发荒山、帮助并带领农民致富的决心。
为立足林果开发,恢复山区生态,全力打造集种养加、农工贸、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观光园,她经常联系专家、教授进园授课,成立技术咨询服务站,无偿为村民解答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同时发展观光农业旅游,让游客既能观赏到自然风光,又能采购到生态农副产品,品尝有机水果,向综合效益发展。
2019年,李叶红再次发力,引进了“林药套种”技术,与省林科院、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在原有林木基础上,进行林下中草药种植,套种芍药、金银花等中草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经济效益。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立足生态农业领域,走访全县大部分生态农业专业户,了解发展生态农业的困难和难题,在全国人代会上提交了“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推进低效闲置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强化聚焦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等建议,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基层现状向上传递,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绿色产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将加大科研投入,掌握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做大做强林果品牌,把农村建设得更美丽,让广大农民在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此,李叶红信心百倍、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