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医改首日见闻:价格有降有升,百姓基本满意
本文字数:1734
本报记者 徐嵋
10月31日零时起,我省南京、无锡、常州等地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城市公立医院同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等费用;提高诊疗费、护理等综合服务类项目及手术项目价格,但患者就医负担总体不增加。医改首日,百姓对新的医药价格调整有何感受?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诊察费涨了,药费降了,总体感觉持平
10月31日上午,记者在江苏省中医院看到,医院大厅内拉起了“实行药品零差价”的宣传横幅,并放置了多块宣传展板,电子显示屏上,价格调整的项目类别一目了然。100多位志愿者和院领导在现场接受患者咨询。据了解,当天上午,省中医院总共接诊了1.2万多人次。“这个门诊量与往常相比,略有增加,但完全在预料之中。”该院门诊部主任徐陆周说:“经过前段时间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有不少慢性病患者已经知道今天来医院配药可以省些钱,所以前几天就不来开药了,都等着今天来医院。”
这次医改中,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诊察费分别调整为:12元、22元、35元。记者在现场发现,很多病人只注意到诊察费上涨,并没有发现药价的下降。
南京市医保病人许奶奶挂的是骨科普通号,“现在不叫挂号费了,叫诊察费,原来普通号4块5,自己付1块,现在一共12块,医保承担9块,我自己付了3块钱。”医生给许奶奶开了三盒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许奶奶一共付了105.36元。记者帮许奶奶算了一下,平均每盒药35.12元。“记得上次我拿的时候,好像一盒要40块呢,这样算下来,三盒便宜了15块钱。”
采访中,不少患者都是经过记者提醒才发现药价确实下降不少。市民黄先生认为,下降的药费抵消了上涨的诊察费,“总的来说还是划算的。”
记者同时了解到,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不在此次药品降价范围内。目前南京不少医院都有院内制剂,比如省中医院的肺宁合剂、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抗601合剂等,这些药是医院自己生产的,只能在医院内部供患者使用,此次价格都没有变化。
检查费降了,手术费上涨,体现医生劳动价值
10月31日,南京市脑科医院开出了新医改的第一张CT单——164元钱,而前一天则需要225元。据了解,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此前偏高的检验和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在此次改革中下调,CT、磁共振、B超等检查降价幅度较大。
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潘兆春副主任技师告诉记者,这次不少检查项目降价幅度较大,如胸部高分辨CT,过去做一次需要640元,现在只需要384元,省了256元。“胸部高分辨CT在肺癌筛查中用的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此番价格调整,对于老百姓来说的确是减轻不少负担。”潘兆春表示,CT、磁共振等降价后,预计放射科一年的总体收入要减少2000万元左右。
在价格调整中,以前明显偏低的护理、手术等费用上调。江苏省人民医院护士告诉记者,过去给病人打针,一次1.6元,其中护士的技术操作费只有0.6元。现在一次是5元,其中技术操作费3.3元,医护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一些疑难复杂的手术费用上涨比较明显。记者了解到,做一个心脏搭桥手术,原来手术费用是2500元左右,现在要4000元左右。在中医院,针灸、推拿、拔火罐等项目的价格也有所上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对一线医护人员劳务价值的尊重。”一位中医专家说。
医院看大病,社区看小病,分级诊疗是趋势
此次价格改革后,由于取消15%的加价,同一种药,三甲医院的价格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齐,从某种程度上说,社区医院将失去药品价格优势。那么“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格局将如何实现?
10月31日下午,记者在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尽管是周末,还是有不少社区居民前来就诊。一位值班医生告诉记者,自己当日已接诊40多人,来看病的多是附近的“老病号”,许多人来拿治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药。社区居民周奶奶告诉记者,自己有高血压,每天要吃的“络活喜”社区医院就有,“我经常来量量血压,只要病情没什么大变化,就没必要到大医院去人挤人。”
省卫计委相关人士表示,尽管社区医院的价格优势消失,但政府通过政策倾斜的方式引导参保人员尽可能到社区看病。如参保居民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个人自付的比例将比二级医院低15%,比三级医院低20%。因此,尽管大医院药价便宜了,但是最终算下来,还是在社区看病便宜。
在采访中,省中医院门诊部主任徐陆周也建议,如果是常见病、慢性病,还是到基层医院就诊更方便,而大医院更多地要发挥在处理疑难杂症、大病治疗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