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连云港市多部门齐抓共推产改见实效

    本文字数:1787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刘毅 通讯员 胡晓龙 李绘)连云港市建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制度以来,各成员单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进一步整合资源,切实做好政策衔接和落实等工作,联合谋划、联合推进,产改工作有力有序、有声有色,形成齐抓共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整体合力。

市委组织部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保障作用,把党组织覆盖到国企的各个神经末梢,针对非公企业等“两新”组织,开展大排查,坚持边摸排边组建,采取单独组建、行业统建、区域共建等方式,提升“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注重提高工人队伍党员发展质量,着力消除空白班组。今年,全市发展党员4458名,其中产业工人党员839名,占18.82%,较往年提升3%,对没有党员或党员少的重点企业,采取定向培养、专项招聘、人才输送等加强产业工人党员队伍建设。并将党建带工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写入《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持续加强对产改工作的领导,融入党的建设大格局、纳入改革发展总盘子。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事业单位聚才用才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引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集聚“三新一高”、临港石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人才。

市委宣传部门加大产改工作新闻宣传力度,弘扬劳模先进和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精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积极做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闻宣传、文艺宣传工作,聚焦连云港产业发展和产业工人的奋斗故事。共创作推出反映连云港水晶产业发展进程的长篇小说《水晶时代》、反映核电战线青年工人成长历程的广播剧《责任和极致——大国工匠魏长林》、反映“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中哈物流基地发展故事的电影《幸福的小满》、长篇报告文学《万国互联》等一批具有鲜明产业发展烙印、港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艺精品。

市总工会紧紧围绕《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连云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主动担当作为,做好牵头协调工作,通过细化分解目标,落实职责任务,强化调研督查,全力推动产改试点任务和改革措施能落地、不落空、取得实效。在协同构建新机制方面,分别建立产改工作例会制度、产改工作报告和重大问题会商制度、产改观察员制度、产改督查制度,确保产改工作有效对路推进。在分层次试点,示范引领方面,加强队伍建设促规范。建立产改工作指导员队伍,市县区联动,向全市36家试点企业派驻了产改工作指导员。注重分类指导抓关键。以国企和大型民企为切入点,做到跟踪指导,重点突破,推进重点企业早行动、早实践、早总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突出联动共建强保障。市产改办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群策群力推进产改工作。

市财政部门积极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重足额保障职业教育拨款、安排职业教育资金支持发展、安排民办教育资金引进学校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市教育部门紧扣《2020年连云港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方案》核心内容,职业教育全面发力,服务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为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3所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项目单位启动建设,2所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以及2所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建成7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以及4个现代化专业群。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探索企业参与职业技能评价,建立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目前,全市共有港口集团、中复连众等11家企业完成备案评估,建立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开展技能评价活动2065人次,581人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实行正向激励的意见》,对被评定为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给予荣誉精神激励、特殊政策优待、评先评优给予倾斜等方面共18项正向激励。

在加强产业工人培训,职业技能提升方面,共完成产业工人队伍培训4.7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3158.8万元。以市政府名义举办第四届连云港技能状元大赛,共2045人参加了12个职业(工种)比赛。编制全市通过技能竞赛实施岗位练兵活动计划,会同市总工会分批组织各县区、各行业开展了33个职业(工种)1600余人参与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市科技部门将产业工人科技创新纳入市级奖项的设置与审报,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科技创新体系,为港城科技创新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在今年的科技创新奖获奖人员名单中,有5名产业工人获科技创新优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