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犀牛依旧狂奔,爱情永志不渝
本文字数:918
什么是爱情?“爱”存在于心还是存在于感官?11月20日-21日,到南京保利大剧院,走进《恋爱的犀牛》,和孟京辉导演一起重新解读“爱”的定义。
热烈的、怪诞的、内敛的、克制的、狂放的、激昂的……这些令人眩晕而又迷醉的情绪,来自于爱情里的追逐与渴望,也来自《恋爱的犀牛》。
《恋爱的犀牛》是当代中国戏剧旗帜性作品。它以崭新的叙述风格、表演方式和舞台设计赋予话剧新的形态;以犀利而无畏的姿态探讨痛苦、坚持和孤独。突破性的诗性台词亦成为一代文艺青年的集体记忆。也见证了无数人的成长,影响着几代人对爱情、对梦想、对自我的诠释。
自1999年《恋爱的犀牛》首演,马路和明明的故事便成为了经典,郭涛、段奕宏、郝蕾、吴越、刘畅……故事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改进、创新。与此同时,在不同演员的演绎下,“马路”和“明明”也拥有了千姿百态的灵魂:或清冷的、或激烈的、或灵动的……对角色不同的理解,衍生出性格迥异的“马路”和“明明”,也因此,让这部剧更加富有张力,让每一次的表演都能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
《恋爱的犀牛》常青不衰,在于永远直击人心的爱情故事,也在于它精细巧妙的舞台处理。
孟京辉是当前国际剧坛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戏剧导演。他以辛辣、幽默、批判的戏剧功力,屡创剧坛奇迹,开创了当代戏剧的新面貌,为戏剧舞台多元化的新局面注入了活力。他那独具个性的创造力以及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瞩目的文化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共创作40余部作品,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孟京辉一向以实验先锋、创新探索著称,他有着独具个性的创造力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不仅开拓了中国当代戏剧的新局面,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值得瞩目的文化现象。其作品主要特点为突破常规,混搭语言,并在舞台艺术中增添高科技元素和灯光效果以冲击观众的心灵和视觉。
《恋爱的犀牛》首演版本是小剧场风格。2003年,《恋爱的犀牛》用了更适应大型舞台的舞美。蜂巢剧场版《恋爱的犀牛》,让“雨水”元素注入。在道具方面,近年多次运用到大型跑步机,来表达主角间的追逐。
为配合新的时代环境,它的台词和剧情,也会不断做出调整。主创们和观众们持续的热情,使得这样一头“犀牛”还在不断奔跑着。
只要这头“犀牛”存在,就会提醒着,我们内心的一些痛苦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