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握指成拳,形成“1+1>2”改革效应
——全省领导干部产改专题研究班座谈会侧记(下)
本文字数:2844
本报记者 陆夏彩君 王鑫
“我们要强化‘一盘棋’理念,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1+1>2’的改革效应。”省委副书记任振鹤10月27日在全省领导干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研究班上作专题辅导。
任书记的讲话在当晚分组讨论现场引起热烈反响,部分设区市踊跃发言,紧扣“协同发力构建江苏产改工作新格局”、“落实落细政策举措,切实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两个主题,联系实际,深入交流凝聚合力推进产改的具体做法以及产业工人的实际获得,生动诠释了江苏作为全国产改全面试点省份的责任与担当。
做好协同发力文章,交出精彩产改答卷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只有各部门、各方面、各层次统筹联动、共同推进,进一步做好协同发力的文章,才能交出更加精彩的产改答卷。
为统筹谋划凝聚合力,常州市及时健全完善市产改联席会议制度,确定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委、总工会等十家单位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级机关24个部门重点参与改革推进,并结合各相关单位职能,将产改任务分解成70条项目清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产改工作网络。同时,该市将产改纳入市委高质量考核项目,完善产改工作督查机制,激发各辖市区和参与单位的产改动力,形成多方联动、齐心协力的产改工作局面。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人队伍是主体,企业是密切关联方。我们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广泛调研、座谈、考察、走访等途径,充分了解工人的迫切需求、企业的实际难题,着力寻找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产改契合点。”高邮市委常委、市产改联席会议召集人邱加永表示,从工人、企业“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出发,以政企协同协作为关键环节,高邮建立了市领导挂联指导、总工会牵头组织、各部门协同履职的推进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行业)配合产改、支持产改、参与产改的主动性自觉性。
在此基础上,该市把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工人成长作为推进路径,通过组建工会义工(专家)教授队伍,深入非公企业开展专题讲座,实施“党员源头拓展行动”,突出在民营企业生产一线职工中发展党员,在各类评先评优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比例,让企业和工人感受到了产改的温度,凝聚了共同推进产改的信心。
“产改工作面广量大,头绪繁多、任务艰巨,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推动政策聚焦、资源聚合、力量聚集,才能握指成拳见到成效。”泗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青春说,该县产改办就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实施精准帮扶。县人社局加大困难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将培训内容扩展至家政、托幼、汽修、电工、养老服务等,先后培训5000余人次,帮助360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县总工会对建档城市困难职工在正常救助基础上,按照每人230元的标准,为171户困难职工家庭购买大病及意外保险,解决因病因灾返贫问题。去年以来,该县组织各级劳模、先进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对560户城市困难职工和农村低收入贫困户开展帮扶活动,帮助300人脱贫。
武进区委紧紧围绕打造“生态滨湖区、现代智造城”的目标定位,把产改工作与全区重点工作相结合,在强化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推动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健全产业工人权益维护机制等方面发力,力争实现同推进、同突破。“我们修订完善了武进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进一步拓宽培训对象,提高补贴标准,给予高级工、高级技师2000元-4000元每人的培训补贴。今年以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221人,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达1000余万元。”武进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国成表示。
落实政策举措,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
“我们坚持站在职工群众的角度推进产改”,“产改效果好不好产业工人说了算”。座谈研讨现场,无锡、泰州、镇江分别交流了各自在“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上寻到的最优解。
“产改的主体,是企业还是职工?以职工为中心推动产改,该直接切入还是间接介入?企业推进产改顾虑多、压力大且成本高,如何让企业转变观念?”这是无锡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吴涛提出的问题。
去年7月,无锡在全省第一个出台“市级产改方案”,将24项改革内容细化为86项具体措施,增强产业工人的政治、能力、事业、情感的获得感,比如推出26项举措为产业工人思想领航, 优化职业技能培训环境、培育40个产教深度融合现代化实训基地,落实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探索建立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与职称、学历比照认定机制。
在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中,吴涛寻到了答案——产改的主体是企业,中心是职工;切入产改的方式要“远一点”、“软一点”,特别是与企业沟通时,要善于把产改的期望转化为企业的内在需求,变主导指导为共同参与携手共进。“最近,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以物联网技术电子封条实现了‘查而不封’,企业生产经营不受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吴涛分享着本地产改的最新见闻和感受。
“泰州推进产改紧扣任书记辅导报告中的1445原则,重点围绕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这个总体思路细化相应举措。”泰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雅斐表示,在省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总结泰州等地创新实践,制定全国首个《关于开展集体协商健全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后,泰州深化“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把安全生产成效纳入协商内容,借助专题职代会、培训竞赛等付诸实施,不仅提升了产业工人安全生产的实务技能,更增添了他们的安全感。
今年,泰州市人社局颁发了全省第一张自主评价证书,获证人员每月增加200元收入。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方面,经过济川药业、海阳化纤等18家企业的试点,目前泰州已有2148名职工参与评价,1433人取得相应证书。
靖江市产业工人共26.5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达6.1万人。“在与产业工人的接触中,我发现大家最关注的是职业发展空间,最期待的是技术成果的转化。”靖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申晓勇表示,靖江产改注重以技术论英雄,大力扶持工人创新,专门为黄俊等15名劳模量身定制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建立“非共识性”人才评价机制,开展“一镇一赛”技术成果大练兵支持61项成果转化。
“产业工人有持续获得感,才能不断增强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才能不断激发他们强技能促生产的行动自觉。”这是镇江市京口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徐玉军的切身感受。京口区聚力“三有三化”(即政治有引领,系统化凝聚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有提升,平台化赋能产业工人成长;权益有保障,全层次化顺应产业工人需求)推进产改。在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中,该区坚持“愿培尽培”,并采取网络征集,打造“你点我送”职工培训精品班11个。目前全区新增高技能人才808人,完成全年目标244.9%。
记者发现,京口区在产改试点中,还借鉴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靶向实施稳岗激励、安全实训、依法维权、真情关爱工程,顺应了产业工人在就业、生活、安全、归属以及爱、尊重、自我实现等多层次的需要。
“在产教融合层面,省扬中中专与市重点项目长城汽车合作建立长城学院,推行全学校校企合作模式,让产业工人获得更多的成长空间。”据扬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孙健介绍,今年又有43名毕业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供不应求的态势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