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阳明故居怀旧

    本文字数:1075

 董柏云

新近开放的王阳明纪念馆设在绍兴市区新河弄西小路不远的吕府永恩堂内,穿过一条名叫马弄的长弄堂,就到王阳明故居遗址。故居伯府的三根石门框尚存。民间有“吕府十三厅,不如伯府一个厅”的传说,伯府大厅远不如吕府永恩堂大,是因为传说伯府用高贵的金丝楠木建造有关。

王阳明,字伯安,出生于绍兴府余姚县,1481年随父王华迁至先祖居住地山阴后,越城一直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曾筑室于会稽山上的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多称其阳明先生。

作为心学之集大成者,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思想,融儒释道于一体,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上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阳明心学静入于阳明洞,得悟于龙场,大彻于征宁藩。因此,与龙场悟道、征宁藩一样,会稽山阳明洞修炼是阳明思想演化过程中的三大节点之一,绍兴对于阳明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现今的王阳明故居依然古迹可寻,门前就是碧霞池,俗称王衙池。传说,故居北侧的观象台就用碧霞池之土堆积而成。修葺后的碧霞池,池水清澈。初冬时节,残荷犹存,游鱼可数,四周静谧而清新。

观象台离碧霞池很近,此台是一个用石条砌成的长形高台,南北宽十余米,东西长五十米左右。相传,它是王阳明用来占卜星象、观察天体的地方。因“观象台”的外形形假山,世称“王假山”。修缮一新的观象台中央,立有阳明先生提灯前行的塑像,寓意找到内心的光明,成就每一个人的心灵。台的南北两侧长廊载有王阳明生平介绍及其书法。西侧屋寓,是阳明心学传习之地。站在观象台上眺望,四周黛墙青瓦的民居,凝重而古色古香。

慢慢地行走在阳明故居的石板小道上,我的思维也拉回到童年时代。我家的旧居离王阳明故居近在咫尺,那时邻家小孩都会结伴到碧霞池边钓鱼,鱼儿很喜欢啄食,小鱼也极易上钩。我们把钓到的鱼盛放在腐乳瓶子里,很有收获感。有时我们这些小顽童也会爬到假山上(观象台)玩耍;每到夏秋之际,在山上翻断砖瓦砾寻找蟋蟀, 在草地上捉蚂蚱……

放慢脚步,故在重游,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王阳明故里时,我会从心底由衷地对自己说:“千年里,绍兴古城的古韵一直在这里,保存得更加完美。”那一幢幢依河而建的民居、那一座座风格各异的石拱桥、那一条条小弄堂、那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廊棚,还有那停在河埠边的乌蓬船,都静静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个有着两千多年的古城,如一首怀旧的老歌,使人的心灵顿时泛起淡淡的甜蜜和忧伤,既然有机会来到这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就不应该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更要放慢步履,去欣赏、去体会、去记取值得珍惜的东西。而这一切,与阳明故居的遗存一起,成为一笔丰厚的财富,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来此探古访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