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江两岸”
南京市长江大保护守护好 “母亲河”
本文字数:885
本报讯 (记者 朱波)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确立“抓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就是抓全市域生态保护、看南京生态建设成效首先看长江南京段生态保护成效”的总体工作思路,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11月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南京市发改委在会上介绍了近年来南京市长江大保护工作情况。
南京是一座依江而建的城市,也是江苏省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长江南京段拥有干流岸线约190公里,占全省23%。南京城市发展布局的主轴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心在长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围绕长江。作为长江江苏段“最上游”和省会城市,能不能守护好长江“母亲河”,不仅关系南京自身,更关系下游地区及更大范围可持续发展。2016年以来,南京市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一方面持续整治修复补短板。该市建立了长江大保护的“一把手”负责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点位长制以及领导挂钩负责制,以问题整改为牵引举一反三、补缺补短,以“百项提升工作”为支撑引领带动、打造特色。截至目前,国家警示片披露问题和省市自查问题整改基本完成,拆除干流岸线项目160个、退出生产岸线超30公里,生态岸线占比由51%提高到77.9%,基本建成幕燕滨江等一批沿江特色示范段。22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7条省控入江支流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年底前全市域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目前长江流域只有南京在市中心江段有野生江豚稳定栖息。
另一方面,加快转型提质树样板。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进沿江产业优化调整,“一企一策”推动重点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绿色循环改造,着力打造八大产业链,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和含金量。坚持用科技手段解决长江生态问题,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和“生态眼”智慧感知平台。坚持点线面结合,纵深推进长江南京段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江两岸”,一体推进生态修复、风貌保护、文脉延续、品质提升,建设九大“城市客厅”,打造还江于民的城市滨水新空间和独具魅力的“南京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