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国庆,你被礼钱“压力”了吗?

    本文字数:1730

本报记者 张明盼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让许多人的钱袋瘪了不少,有吃喝购物的支出,有走亲访友的消费,也有度假旅行的花销,可这个长假还有一种消费不得不提:参加婚礼出去的礼钱。

在有“金九银十”结婚之说的好时节,尤其是十一黄金周,不少新人选择对自己方便、对亲朋好友也方便的时机迈入婚姻殿堂。可是份子钱,如何出回、出回多少等问题困扰了不少人,更有甚者因为出、回礼而让十月份的生活捉襟见肘。

平时少联系,出多少很纠结

李敏与杨月是一个村的,初高中时玩得比较好,后来读大学、工作后就慢慢疏远了。“生活中也没太多交集,只是过年回老家时才到一块聚聚,关系也谈不上特别好。”李敏说。

十一前期,李敏收到杨月的短信通知,告知其十一结婚的事,希望李敏能回家参加她的婚礼。但是李敏却犯难了,“平时联系太少,现在工作也不在一个城市,实在不知要不要去参加。”其实,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人和李敏所遇到的情况相似,学生时代玩得还可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环境的不同,慢慢地,有些情谊逐渐减弱,面对对方的邀请,出礼或不出都很纠结。“我最终没去参加,只是托朋友给带了400元钱,我现在还单身,也不指望以后礼钱能回来。”李敏无奈地表示,只希望求个心安理得吧,毕竟小时候在一起玩过。  和李敏一样对礼钱纠结的王婷告诉记者,她不知该不该要回曾经出去的礼钱。四年前,大学刚毕业时,她的一位舍友就结婚了,因为当时工作刚起步,还赚不到太多的工资,于是顾念大学情谊就意思一下出了200元,今年十一自己结婚了,她不知该不该通知对方前来参加婚礼。“四年前,我只出了200元,这么久过去了,告知对方好像也没什么意义,而且路途又遥远,估计人家也会为难,是还200好还是多出一点好。”王婷说,一直纠结到婚礼都举行了,也没通知对方关于结婚的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以后很少联系,慢慢疏远也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500—800元不等,直接微信发红包

“这个十一过得真累啊。”说起出礼,张川感慨颇深。研究生已经毕业一年多的他,在今年十一期间迎来了同学、朋友扎堆结婚的时刻。“这种关系不能少出,可一下有三四个通知结婚的,也还是很害怕。”张川说,大学、研究生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自己又在南京上班,赶哪一个人的婚礼都不好,干脆一个都不去,还能省一些路费钱。为了不让对方难为情发卡号,他直接通过微信发红包方式送上了礼钱,从而避免双方的尴尬。

张川给记者算过一笔帐,他虽然在南京事业单位上班,但扣除保险之类的费用后,拿到手的只有4000多元,再除去房租、房贷、日常开销等能剩下的也就1500元左右,这次三个朋友结婚,最多的他出了800元,少的也有500元,十月份的生活费还需要用“老底”。

记者了解到,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每个月工资除了用作交通费、通信费、水电费外,又多了一项随礼钱。以前随礼拿200元还能凑活,可生活水平提高了,礼钱也跟着增长。现在随礼,最起码也要在500元左右,碰上一段时间结婚多的,许多工薪阶层也是会不自觉地摸起口袋。“按理说,一般礼钱没有固定金额,关系近的就多拿点,远的就少拿点,可有时还是面子在左右出多少。”张川说。

情谊有些变味,好多礼钱回不来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礼尚往来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重要准则。但是闫伟却流露出她十一结婚时的苦恼:“一个多年的好朋友,她结婚时,我人在外地,当时不仅抛下工作赶回去,而且还跟着忙活捧场子随礼钱,可如今我结婚了,对方却表示怀孕来不了。” 闫伟有些气愤地说,怀孕不易出门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但对方一点提回礼的意思都没有,只是当年随出去的份子钱和多年的情谊也就烟消云散了。

有些人结婚后,世界也跟着变小了,每天围着家庭转,尤其是女性,眼中只剩下爱人和孩子。“好多朋友没结婚时,经常会在微信、QQ上有状态,一旦结婚,好像世界上与他有关的东西都消失了,甚至自己结婚时要通知对方回礼都找不到人。” 闫伟说,可能对方婚后生活得不是很如意吧。

张晴遇到的烦恼是帮朋友带捎礼钱,结果朋友不再提还钱了。“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想来大学时人也还好。”张晴告诉记者,对方也是还当年结婚时收的礼钱,因为有事去不了就让我临时帮忙出了500元,可我现在竟成了背黑锅的人,毕竟是同学太直白要钱也不好。“我这也算一下出了两份礼啊,10月份凡有提出去吃饭的,我可以直接低头走人了。”张晴开玩笑地说。

(文中部分人名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