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万亿国有资产纳入人大监督

    本文字数:926

本报讯 (通讯员 华东 肖日东 记者 朱波)“将南京万亿国资‘家底’纳入人大监督,目的就是要在助推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同时,向850万南京市民交一份国有资产的‘明白账’。”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日前告诉记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再次列入人代会审议议题,意味着南京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将更加有效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此前召开的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2019年度南京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和《南京市2019年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国有资产包括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据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末,该市共有国有全资控股企业1652户,资产总额24804亿元,所有者权益8272亿元,资产负债率66.7%。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报告比较全面地报告了各类国有资产基本情况,归纳了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下一步思路。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委员们提出了资本结构和产业布局有待优化、国有企业改革尚需深化、现代企业制度亟需健全、风险防控仍需强化、企业监管体制还需完善等意见建议。“国企市场化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股权激励、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方面难点、堵点问题有待突破。低效劣势企业清理销户难度大。”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黄南说。

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是提升人大监督刚性的关键一招。 南京市人大财经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把审议意见汇总整理,送市政府研究处理,并分解细化到相关部门落实。市政府将在本次常委会召开后4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研究处理情况以及存在问题整改情况。

“今年将着力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48个数字化转型项目落地见效。力争到今年底,市属国有经营性资产证券化率达到80%。”南京市国资委主任徐俊表示,市国资委将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国有企业对外担保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对全市国有企业对外担保事项的监管,开展全市国有企业对外担保专项治理;明确市级功能区、开发区国有公司国资监管职责。压实各级国有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国资系统安全制度体系;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公开,建立市属国有企业监督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逐级压实监督责任,形成上下统一、整体合力的国资监督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