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千年宝贝首露真容! 200件文物探寻古都金陵的城市记忆

    本文字数:1497

东晋的存钱罐

南朝的青瓷盘口壶

西街遗址

西周时期的陶角把鼎

一只西周夹砂陶鼎,有可能将南京城的建城史提前近500年;一只东晋陶扑满、一枚铜印章、一个宋粉盒,都展示出南京老百姓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变迁;一块城墙砖,则展示出700年前南京砖窑领先东亚的高科技……这些千年的宝贝,都是南京市考古研究院2019年开展考古发掘项目中出土的文物。

最近,这些宝贝首露真容,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文物局)主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六朝博物馆联合承办的“城市记忆拾贝——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中展出。这些宝贝的背后,呈现出南京2019年哪些考古成果?又展现出南京城怎样的变迁,南京人怎样的生活历程?

近年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积极参与全市城市建设考古工作,发掘并保护了多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本次展览在南京市考古研究院2019年开展的30多个考古发掘项目中,遴选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及其出土的200余件文物。”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马涛介绍,甄选出这些项目和文物,都有一定的考究,“这些考古项目,在年代跨度上,基本涵盖从西周到明清各个年代,时代特征明显,具有一定代表性;在遗迹类型上,有墓葬、窑址、道路、城址等,集中反映出南京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面貌;在出土器物种类上,有陶器、瓷器、铜器等,艺术价值较高,反映了当时人类活动和物质文化的面貌。”

去年,南京考古硕果累累、屡获殊荣。在2019年全省考古学会年会上,西营村南唐窑业遗存与六朝建筑基址发掘项目获“田野考古奖”,碑亭巷六朝宫城遗址发掘与保护项目、栖霞区明代窑业遗存发掘项目获江苏省“考古与遗产保护奖”;而栖霞区明代窑业遗存发掘项目更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这些项目中发掘的文物,都在此次展览中一一呈现。

“石门坎项目墓葬群是南京近年来发掘墓葬数量最多的单个考古项目,墓葬年代包含了汉、六朝、宋、元、清等多个时代,反映了南京市石门坎地区的历史演进过程,为研究宋代经济史、人口史、南京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材料,其研究工作已成功申报江苏省333人才课题项目。”马涛介绍。

西街遗址不断深入发掘,发现西周时期环壕、南朝道路、宋代房基等主要遗迹,出土陶、瓷、石、金属及骨角质地小件器物千余件,陶瓷、砖瓦等各类遗物标本上万件。该遗址以“古今叠压”的方式反映了南京城市的变迁,对研究南京城市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已获得江苏省文物局重点课题立项。

而西营村发现的南唐窑业遗存是南京地区考古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南唐至宋代烧制砖瓦的官窑场,填补了南唐官办窑业的空白;六朝寺院建筑基址发现的莲花纹瓦当、大型石柱础建筑构件、佛教造像等,对研究六朝佛寺布局、建筑特点、佛教造像艺术等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价值。

栖霞区官窑村及周边区域发现的一处大型明代官窑遗址由90多座窑和大量相关窑业遗迹构成,“包括建筑基址、砖坯晾晒场、排水系统、交通水系等,并出土大量带有‘应天府’‘上元县’等铭文的城砖。该窑址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窑体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保存最好的烧制南京都城城砖的明代官窑窑场遗址。”马涛说。

据了解,本次展览之所以定义为“城市记忆拾贝”,是因为这些文物的年代跨度反映了南京历史变化的沧海桑田,“这是历年来大量出土文物的一小部分,但它们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记忆载体,是人们在这座城市生活过的见证,书写着古都南京的城市演变史。作为南京地域文明的探寻者和守护人,南京考古工作者在认真贯彻文物工作方针的同时,也努力使考古学从田野和库房走向社会公众,唤起人们对城市历史的深刻记忆。”

六朝博物馆的线下实体展览从6月24日开始,为期两个月。此次展览云展览已于6月11日在南京文旅、南京考古、南京六朝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