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沭阳协和医院——

抗疫战场上的“民兵”

阅读数:3225     本文字数:7883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公立医院1.19万家,民营医院2.32万家。公立医院就诊患者27.6亿人次,民营医院就诊患者仅有4.7亿人次。

我们到尚在抗疫中的苏北一家民营医院——沭阳协和医院寻找答案,看看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选择和作为。

 

王清平

“大疫当前,哪分什么公立民营?医护人员就是白衣战士,义不容辞的必须披甲上阵。全面抗疫,民营医院不会缺席,我们责无旁贷!”这家医院董事长张汉乐这么回答。

当听说有报道称民营医院在疫情中无所作为、英雄气短时,张汉乐扳着指头如数家珍告诉笔者:“我们符合条件的262名医护人员在1月26日就写了请战书;我们1月31日派出8名医护人员组建沭阳医学观察点,12名医护人员无偿为乡镇抗疫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我们2月2日向武汉派出了护士长夏晓芳;我们200多名医护人员始终轮流值守岗位,接诊1200多名发热病人,筛查出沭阳县第一例也是目前唯一一例新冠确诊患者,接送406例有流行病学史人员到隔离点医学观察;我们在保证正常接诊患者同时保证了医患的零感染,怎么能说无所作为?在这场疫情战役中,我们既是正面战场冲锋陷阵的战士,又是后方人民健康安全的卫士,我们很自豪,并不是无所作为,也不存在什么英雄气短!”

事实究竟如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与人保持社交距离,微信成为保持沟通的最佳方式。沭阳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注意到,张汉乐董事长多年不变的微信头像在抗疫中经历了两次更换。

凡事预则立。出于民营医院管理者的敏感,当年作为民营医院董事长身份抗击过“非典”的张汉乐见事早,行动快。还在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新冠肺炎缺乏起码认知时,他就超前部署本院的预警防控工作。下面是他在武汉封城前的日志:

——1月16日,安排院感科通过微信首次发出预警,提醒对发热病人加强流行病学调查。

——1月18日,召开会议强调防控流感和新冠肺炎,加强门诊北大门入口处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

——1月20日至21日,连续签发《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等三份文件,并且安排物资部门迅速采购口罩等防护物资。

但此时口罩已出现严重短缺,价格暴涨,预订的10万只口罩遭遇截留退款。民营医院的防疫物资没有配额,只有靠自己保障。原先只作普通耗材的口罩、消毒水突然升级为紧缺物资,怎么办?——只能开源节流。口罩按日按人头申领,执行院长徐晓燕一支笔审批。手术室护士长夏晓芳想提前领取2月份的口罩,不行。消毒水原先挂在墙上随便患者使用,用完更换,现在不得不一天一个科室发放一瓶,放在护士手推车里流动使用。

1月23日,国家公布新冠肺炎属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管理。“所谓甲类管理,其实就是医疗界的战争状态。”张汉乐说。他迅速召开全院医护人员参加的新冠肺炎预防和控制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疫当前,民营医院不能缺席,沭阳协和医院进入全面抗疫状态,所有医护人员都是进入紧急战备状态的战士。”并立即调整沭阳协和医院的新冠防控领导小组,由原来的平时层级型,改为战时梯队型。制定紧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培训,对发热病人进行更严格的筛查。

这一天是大年二十九,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和女儿陆续驾车回家过年,家人难得团圆。但在除夕下午,身为八二医院检验科检验员的女儿张宁静接到医院命令,立即返岗。张汉乐、仲素梅夫妇没顾得上陪女儿吃上年夜饭,匆匆送女出征。看着女儿驾车消失在夜色中,张汉乐、仲素梅夫妇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下。因为他们知道,战时状态,战士不惜头,又哪能顾上家!而他们所属医院的800多名战士不都在自己的战壕里严阵以待了吗!

1月26日,沭阳协和医院的大会议室里,白衣战士举起丛林般的拳头宣誓,纷纷在请战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摁下自己的手印。张汉乐董事长开出例外的条件充满人性:60岁以上者、独生子女者、哺乳期者、怀孕者例外。写下请战书意味着随时被征召,没有退路。“卫健委发的通知都不是通知,而是命令,命令如山,坚决服从。”张汉乐洞悉到上级文件的文字变化,更加重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全院医护人员必须闻召必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早日打赢新冠肺炎疫情一往无前。”

就在这一天,急诊科主任汤宜坚接到命令到县卫健委开会,散会后却没有回医院,手机不通,音信全无。下午四点,张汉乐才接到电话,得知汤主任会后即被留下组建沭阳县新冠肺炎隔离点,出任首席专家。随后的1月31日,沭阳协和医院的魏宗起、周芹、杨伟、王桂梅也被紧急抽调到县二院医学观察点工作。至此,医院共有8名医护人员投入沭阳县一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都是医院的骨干专家,直到60多天以后他们才有人陆续回到医院,而魏宗起、杨伟、王桂梅、王晓丽至今仍在一线坚守。

如此众多骨干医护人员离开,对一家民营医院的工作来说,影响不小。但是,张汉乐董事长深明大义:民营医院既然姓“民”,就应该全心全意奉献人民。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扶危度厄,医者担当,义不容辞。他全力支持和组织本院医护骨干投入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而他和徐晓燕执行院长排定的梯队型抗疫系统此时发挥了作用:上去一个,替补一个,一个顶一个,个个都是好样的战士。这家民营医院的每一个医护人员都义无反顾地出自医者仁心选择了医者担当。

2月2日凌晨1:30左右,正在睡梦中的手术室护士长夏晓芳接到护理部主任庄娜的电话:“卫健委电话通知你去支援武汉,早上7点出发。你有没有特殊情况,比如身体不适等。”睡意朦胧的夏晓芳瞬间清醒,立即回答:没有,我可以!夏晓芳1月26日在请战书上签名并摁上红手印,当时想不让家人担心,就没有告诉家人,但现在瞒不住了。夏晓芳敲开了父母的房门。睡眼惺忪的父母亲直愣愣看了女儿半天,问,为什么选你去呢?夏晓芳顿了一下,回答说,因为你女儿优秀啊。母亲还是低头不语。父亲安慰母亲说,国家需要就让她去吧!母亲擦着泪眼,起床帮着女儿收拾行李,父亲则一直在卧室里抽烟。

同样一夜没有阖眼的还有董事长张汉乐、执行院长徐晓燕、副院长李红卫、护理部主任庄娜等人,他们从家里早早集结在医院,为给夏晓芳出征紧张筹备着防护用品。“此时的夏晓芳在家吃了母亲特意做的面条,骑上平时上班的电瓶车,顶着瑟瑟寒风,悄然来到自己上班的科室办公室,收拾整理后到医院护理部报到。张汉乐派人去购买鲜花,可花店关门,满街无人,天寒地冻,尽管沭阳是全国著名花乡,但此时此刻,哪里能买得到鲜花?看到张汉乐董事长、徐晓燕执行院长等医院领导,夏晓芳默默地接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叮嘱和祝福。仓库里只有7件防护服了,“把仓库里的防护服、口罩、消毒液全给晓芳带上。”张汉乐像嫁闺女一样恨不得把家底全陪作嫁妆。徐晓燕执行院长把自己的出差行李箱拿来,给夏晓芳装防护用品。但是,把仓库翻个底朝天,找不到一只N95口罩,急得徐晓燕到处打电话求援,好不容易从卫健委仓库里找到两只合格的N95口罩。庄娜主任把那两只N95口罩小心翼翼塞进夏晓芳双肩包。早上7点,沭阳协和医院在门诊大厅里为出征逆行的夏晓芳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仪式,留下一张难忘的合影。董事长张汉乐含泪动情地说:“疫情就是命令,你奔赴一线,是英勇的战士,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人。本该给你献花,但没买到。等你平安归来,我再给你献花。”

两天前送女儿张宁静出征时,慈父张汉乐没有落泪,但在夏晓芳出征时,硬汉张汉乐转身落泪了。此去一别,生死未卜,夏家以女相托,为国赴命,怎能不为之动容?当夏晓芳当晚飞抵武汉时,打开手机微信就发现,张汉乐董事长的微信头像已经换成了沭阳县刚刚发布的一幅漫画,漫画上是她与另一位民营医院的援鄂护士王娟奔赴武汉的场景,上面有十二个字:扶危度厄、医者担当,等你回家。从此,与四万多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一样,夏晓芳成为张汉乐乃至沭阳协和医院甚至沭阳两百万人民的挂牵,直到夏晓芳4月12日平安归来,张汉乐才兑现承诺,为夏晓芳送上鲜花,把微信头像更换成了一幅儿童与医护人员互相鞠躬的感恩图片。

大疫当前,民营沭阳协和医院与公立医院有什么不同?

张汉乐董事长幽默地说:“病毒有姓民、姓公之分吗?它是我们人类的共同敌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面前,民营医院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更不能发国难财。”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是一支没有‘定量户口’、自带枪弹和干粮上战场的‘民兵'。”

还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沭阳协和医院董事会就研究决定:抗击疫情,不惜代价。拿出600万元用于抗疫,全力保障抗疫支出,不要财政负担一分钱。真金白银600万。

自从进入战时状态,沭阳协和医院就成为沭阳县新冠防疫定点医院,所有医护人员服从县卫健委调度安排,与公立医院无二。执行的防疫标准与公立医院完全相同,对患者筛查所有防疫流程完全执行不断更新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担负的责任更是与公立医院完全相同。他们成立援鄂医疗预备队,包括医护后勤人员23人严格培训,随时待命,确保拉上去就能管用。这支貌似编外的抗疫“民兵”支撑着当地防疫的半壁江山。

就是这支素质过硬的“民兵”,筛查出沭阳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月4日早上7时40分左右,沭阳协和医院住院医生仲亚在急诊室值班。一名40多岁的病人戴着口罩进来就诊,不发热,主诉咳嗽胸闷。仲亚警惕问诊,有没有湖北接触史。病人说没有。仲亚先在急诊室给病人查了心电图,没有发现问题。但病人状况引起仲亚高度警觉,他迅速安排检查CT,并且陪同病人到CT室。片子还没有出来,仲亚和CT室的值班医生侯春从电脑显示屏上已经看出病人肺部感染的典型特征,随即电话报告给李红卫副院长。李红卫迅速安排专家组会诊,决定转院至沭阳新冠肺炎救治点,结果确诊为沭阳县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由于发现及时,并且措施得力,没有让病人到处走动,由于猝不及防的接触,仲亚和CT室侯春两人被隔离了14天。

大疫当前,沭阳协和医院坚持正常开诊。不是利益驱动不顾医患生命,而是医者仁心,扶危度厄,确保一批批危重病人的持续治疗。就是这支“民兵”在确保正常接诊的同时也保证了医患零感染。在如何保证疫情期间正常门诊的医患人员健康方面,他们更是花了不少功夫。2月27日,沭阳协和医院投资8万元在门诊大厅安装了“红外+黑体”超高精度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保证1秒钟之内显示进出人员的准确体温。

沭阳协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正常有100多名血透患者。疫情期间,大多数人居家隔离,尽量减少相互接触,医院的就诊人数明显减少,但血液净化中心的病友不减反增。这些病人本该一周三次、风雨无阻地接受规律透析治疗的,但他们抵抗力本就低下的很容易感染。如果不做透析,毒素在全身堆积,几天之后就会出现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肺水肿,也同样威胁生命。好多人因抗疫宅家、交通不便等原因透析不及时而出现急性并发症而住院的,增加了一些新发尿毒症病人。

从正月初二开始,沭阳协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每天接诊近60名病友和家属,人员密集给血液净化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他们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防控知识,严格按照国家、省级血液净化专业相关防控方案要求调整工作流程。制定了《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并演练,还单独准备一个床单元,留给新病友治疗时过渡缓冲。透析治疗前安排专人在门口预检分诊,询问病友身体状况,医生、护士、工勤人员、病友和家属在进入血液净化中心时都必须接受非接触式的额温枪测量体温,确保所有人员进入中心都正确佩戴口罩,使用速干手消毒双手后方能进入透析单元,如无特殊情况,陪护家属不得进行透析治疗区,确保没有发热者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如在分检分诊时发现患者体温高于正常,立即安排到发热门诊排查。他们紧急将设在同一楼层的肾内科病房搬到四楼,做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和呼吸科患者隔离。

血液净化中心的刁占帅主任在兼顾病区查房和门诊的同时,周未和夜间经常到院加班看护病友行急诊透析。疫情期间餐饮业停业,护理人员需要凌晨六点到班,买不到早餐,刁主任自己拿钱给护士购买方便面等食品。大多数护士到班后放弃吃早餐或仅以方便面替代,护士长顾鸣燕就坚持每天亲手给护士做早餐。3月18日,血透患者张某某在赴协和医院路上不慎摔了一跤,血液净化中心接到患者电话后,徐以勇和陈鸣立即推着轮椅去医院门口迎接张某某,推着患者做了相关检查,安排了透析治疗。

这家提出“汇聚精英创一流,打造协和新品牌”的民营医院,多年举办“优质服务年”活动,提倡“爱心、精心、细心”。同时提出打造“名医、名科、名院”,引进、培养技术人才,拥有医学院本科生的带教点和研究生的培养点,培养出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走上医疗岗位,开创了县级民办医院培养研究生的先河。这支“民兵”多年积淀的内涵建设、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在这次抗疫大阅兵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为了解决危重病人前往大医院就医困难的问题,沭阳协和医院在多年前就创建了远程会诊中心,和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20多家国内著名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合作关系,受到社会上的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仅在2—4月疫情期间,就利用远程会诊系统,邀请北京、上海等三家医院专家共为36例病人指导诊疗工作。实现了“民兵”和大部队的联合作战。

原来“民兵”胸中装的不仅仅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有更高更远的国家、民族和未来。

除了争取国内著名医院援助的联合作战外,沭阳协和医院还清醒地认识到守土有责,在本县内开展接地气的联合作战。和当地的民营企业、民办学校、个体工商户乃至城镇的市民、乡村的农民共同联手,在沭阳大地上展开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这家医院是与东部战区第八二医院联手的“军民共建医院”。在共建过程中,既有业务上的相互支持和交流,也受益于军队医院的管理和作风,甚至还成立了宿迁市第一支女子民兵连,活跃在苏北大地,受到军方的充分肯定。“民兵”既是民又是兵,不仅有拥军的义务,也有爱民的责任。在这次抗疫时期,既驰援大部队逆行武汉,也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重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不是孤军作战,而是与其他“民兵”队伍、广大民众一起铸就抗疫的钢铁长城。

在全国支援武汉的大潮中,“苏大强”队伍里的“蔷薇村”显得格外耀眼。蔷薇村在2020年2月之前是名不见经传,自2月7日后,她每天向湖北捐赠2万斤新鲜的“上海青”蔬菜,上演了“小村大爱”,频上热搜,被网民评价为“从此全国人民记住了蔷薇村”。而蔷薇村的“上海青”蔬菜基地,也是一家民营企业。“疫情发生后,我就想为抗疫做点事,在发出守住菜价的倡议以后,就想到捐点菜给湖北。”蔷薇村上海青蔬菜基地负责人李华平和弟弟李华忠不谋而合,并得到蔷薇村村民们的大力支持。村支部书记第一时间通过村口的大喇叭发出了倡议,好多村民更是主动来当志愿者,帮助收割、装车,更有货车司机前来请缨湖北送菜。2月8日清晨,经过十一个小时的车程,第一辆满载爱心蔬菜的大型货车缓缓驶进咸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一条来自武汉短视频刷爆沭阳人民的朋友圈。“感谢江苏沭阳的农民朋友,谢谢你们,你们的爱心蔬菜我们收到啦,现在这个爱心蔬菜已经到疾控中心医生的车上了,今天上午,我们疾控中心的医护人员就可以吃到爱心蔬菜啦!”李华平的回应是:“疫情不止,援助不停!蔷薇村上海青基地就是湖北人民的大菜园。”

看到同是“民兵”阵营战友的善举和爱心,沭阳协和医院由衷地伸出了点赞的大拇指,并喊出了“你驰援湖北,我保你健康”。医院执行院长徐晓燕带领医疗团队一行12人来到蔷薇村,为即将开往湖北满载新鲜蔬菜货车的司机进行健康体检,并送上医疗用品和生活用品。徐晓燕一行慰问了蔷薇村和上海青蔬菜基地,向他们捐赠了疫情防控需要的生活、防护、消毒用品,向全体村民们免费发放沭阳协和医院健康体检卡。随后现场又有就医需求的村民作彩超、心电图、量血压等项目体检,暖心义诊受到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在抗疫期间,坐落在沭阳县南城区的民营企业江苏百盟物流有限公司主动承担支援湖北救援物资运送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良心企业的责任与担当。2月28日上午,南京铭和公司总经理李平、沭阳协和医院执行院长徐晓燕带领沭阳协和医院抗疫医疗服务队葛恒秀主任一行6人到江苏百盟物流有限公司慰问,为他们送上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和生活用品,并向该公司全体员工赠送免费体检单,为他们的健康和平安保驾护航。

疫情防控工作转入新的阶段,学校复学等工作备受广大市民关注。为扎实做好校园内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增强师生自我防控意识,提升学校疫情防控应对能力,按照县教育局、卫健局、疾控中心统一部署,沭阳协和医院选派副院长李红卫、唐卫文分别到所担任健康副校长的沭阳安博银河学校和沭河中学为全体教职工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就开学前的物资准备、消毒预防、师生健康管理以及异常情况应急处置流程等进行技术培训,并现场指导七步洗手法和开展应急演练,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为学校安全有序复学做好充分准备。“作为学校健康副校长,积极与学校联动,扎实做好复学前疫情防控工作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李红卫、唐卫文两位副院长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履行好健康副校长职责,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不断完善防控措施,用专业知识帮助学校师生消除恐慌,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筑牢院校共同抗击疫情的健康“防护网”。

为助力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沭阳协和医院组织了由12名队员组成的抗疫医疗服务队活跃在沭阳城乡。医院抗疫医疗服务队不仅为坚守在基层抗击疫情岗位的抗疫人员和驰援武汉的夏晓芳、翟冬艳(海军某医院驰援火神山医院感染科的沭阳籍护士)家庭送去慰问物资和健康保障服务,还为保障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全县公安干警、社区物业管理、安保,环卫工人和乡镇基层工作人员健康,提供防护用品和健康服务。累计健康体检1000多人次,捐赠健康惠民卡、单1550余份,酒精消毒液1800余升,口罩13000个,防护服、手套4500付,以及方便面、牛奶、八宝粥等生活用品,总价值数十万元,成为沭阳抗疫中的一支特别战斗队。

“民兵”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他们不是孤军奋战,在他们的身后有二百万沭阳人民作为坚强后盾。沭阳协和医院在疫情发生后不辱使命的社会担当,沭阳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时也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

宿迁无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沭阳协和医院捐赠了酒精消毒液和84消毒液。沭阳县欧圣弘贸易有限公司张先生捐赠一次性消毒洗脸巾120包;爱心市民张女士捐赠口罩2000只;全国连锁“一点点”奶茶沭阳乐之地店送来了爱心奶茶……这些爱心暖人的故事在持续上演着。

“沭阳爱心护工”捐赠医学护目镜20个;

沭阳快鹿副食有限公司捐赠400箱“均瑶”“味动力”慰问沭阳协和医院医务人员;

沭阳县勤辉爱心园律师志愿者们为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送来了哈密瓜等水果,向驰援武汉的夏晓芳护士长送上平安的祝福及慰问金;

众多诗人和书法家向沭阳协和医院和夏晓芳赠送作品;

沭阳县北丁集乡丁集村孔凡军书记一行慰问沭阳协和医院北丁集分院医务人员;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防控物资紧缺、需求量大的情况下,医院于2月24日收到了沭阳县侨联转赠的西班牙华人吴宗言、詹碎奶夫妇赠送的一批口罩。据沭阳县侨联主席、党组书记肖卫东介绍,詹碎奶原籍浙江,在沭阳从事房地产项目,疫情发生时,她和丈夫吴宗言正在西班牙。为了买到这批口罩,詹碎奶夫妇跑了好多家药店。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张汉乐董事长说过的话——“病毒有姓民、姓公之分吗?它是我们人类的共同敌人”。

沭阳协和医院的作为给了我答案:大疫当前,我们需要的是家国情怀、道义担当、同舟共济、牺牲奉献。站在沭阳协和医院这个坐标上放眼全国,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有多少民营医院、民营企业、工商个体户在出人、出力、捐资、捐物。就是那些以个人名义支援抗疫的人,他们也不是散兵游勇,他们拥有一个共同而又响亮的名字——“民兵”!他们也是活跃在这次抗疫战场上的生力军——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夏晓芳平安归来,张汉乐董事长兑现承诺向她献花。

沭阳协和医院援鄂预备队在培训。

2月2日,夏晓芳出征武汉时与院领导和同事合影。

沭阳协和医院262名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