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镇江新区:人才引领“蓝天梦”
阅读数:683 本文字数:1100
5年多前,镇江新区为抢抓国家C919大飞机制造发展机遇,全面启动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布局;如今,一个以航空整机、航空航天关键部件、航空航天新材料以及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为主体产业链条,正在这片产业高地上快速崛起,并于苏南五市的激烈竞争中被成功写进国务院“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
飞速发展的实绩背后,是镇江新区高端嵌入、错位发展,以高端人才引领航空航天产业快步发展的生动实践。
引才:产才融合“从无到有”集成互动
没有产业主角、高端人才,便难言吸引力。自2009年第一个产业项目——美龙航空入驻园区以来,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陆续引进中陆航星、瀚星航空、德扬航空等24个航空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产品涉及飞机机体结构件、飞机内饰、救生系统、地面检测设备、客舱座椅等,其中6个项目的产品直接为C919大飞机配套,产业体系基本完成布局。
快速形成产业体系的同时,带来以航天三院306所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端人才团队的入驻研发。迄今,新区航空航天产业领域,已集聚包括14名院士和专家组成的航空产业院士工作组,1名全职在镇工作的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10余名江苏省“双创计划”和镇江市“331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一批尖端技术成果正在快速落地产业化。
育才:激发本土“人才存量”强区之路
镇江新区人意识到,仅仅依靠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有限集聚,难以支撑航空产业快速起飞的“产业蓝图”。今年,一项“青蓝工程”——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建设,获得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分外关注,从方案孕育到项目筹建,用时不足半年,如今这座倾心打造的“自家高校”正紧张而有序地实施建设,2016年7月将实施首批招生。
此外,依托独厚的航空航天产业集聚业态,新区顺利获批江苏省唯一的航空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航天三院先进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研发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轻型通用飞行器设计研究院、安翔泰岳无人机先进技术研发平台3家子平台相继入驻运营。
用才:人才助推航空产业“加速度”
2014年底,主做喷射成形合金材料的江苏豪然喷射成形合金有限公司,在公司创始人、省“双创计划”创业人才张豪博士带领下,成功克服创业初期的困难,当年底实现销售突破1000万元,同比增长80.7%;今年3月,华东首家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在镇江新区成立,包括中陆航星、航天海鹰、菲舍尔航空在内的7家代表性企业组成航空制造领域新的军民融合“增长极”,再次驶上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与此同时,新区不断拓展与中国商飞、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四大央企、三大院校”的深度合作,不断释放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创新红利,让人才引领新区的“蓝天梦”。
小舟 东晓 彭鹏 艾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