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突出三个精准 打造“龙城工匠”
本文字数:1250
本报讯 (记者 吴文龙 通讯员 常人社) 日前,省政府公布第二届“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名单。常州市共有12人进入名单。其中,常州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乔森、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宋军民2位同志被授予“江苏大工匠”称号;中车戚墅堰研究所刘云清,中车戚墅堰公司杨一、袁志伟,黑牡丹集团蔡志忠等10位同志被授予“江苏工匠”称号。目前全省共有21人被授予“江苏大工匠”称号,常州市共有5人;共有205人被授予“江苏工匠”称号,常州市共有18人。近年来,常州市始终坚持以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紧密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技能领军人才培养为重点,带动高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高级技师-首席技师–技能大师”金字塔型技能领军人才梯次层级日渐完善。
精准培养技能领军人才。2018年1月常州市出台“技能龙城”建设(2018-2020年)行动计划。从2018年起,围绕常州市产业转型升级,每年精心挑选三个类别专业,组织10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高级技师研修班,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在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等方面进行岗位技能研修和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大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力度。对通过培训且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企业职工,根据不同职业(工种)培训成本,按照不超过2600元/人、3200元/人、4000元/人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截至2019年底常州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4.18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212人,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
精准选拔技能领军人才。2013年在全省率先出台《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办法》,由企业或行业自主设置评价内容,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每年有200多家企业、1万多名职工参加企业自主评价。2015年起,面向中小微企业,全国独创培训、鉴定、竞赛 “三位一体”专项培训,组建以技工院校教学名师和企业技能专家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共同编写教材、组织培训、开展鉴定和技能竞赛。五年来,全市共有近4000家企业职工参加“三位一体”专项评价。此外,完善以市职工技能竞赛为龙头、辖市区技能竞赛为基础、行业(企业)技能竞赛为补充的三级技能竞赛体系,以赛促训、以赛代评。近三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技能竞赛近百场,上万名企业职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对符合条件的晋升相应职业资格。
精准激励技能领军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在关键岗位设立技能大师、首席技师职位,充分发挥技能领军人才在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每年组织评选5-8家常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15-20名常州市企业首席技师,并给予资助。每两年开展一次常州市首席专家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各类评选活动,进一步拓展技能领军人才成长渠道。2018年充分利用“9.28”科技经贸洽谈会的契机,举办“龙城匠魂”系列活动,技能领军人才进行展演,1500多名外来客商、职业院校师生、企业职工到场观看主题活动,16万人次观看网络直播并参与互动。全国首家工匠精神线上展示馆——龙城工匠线上展馆把良好的技能人才环境推介到全国,辐射到海外。在全省率先出台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园工作站实施方案,目前全市9所技工院校共建成12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校园工作站,实现技工院校全覆盖,为技能领军人才服务企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