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江苏22条新政破除养老服务发展瓶颈

    本文字数:1641

本报讯 (记者 赵叶舟)省政府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省发改委、人社厅、住建厅、卫健委等部门联合解读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意见》提出22条举措,全面破除阻碍我省养老服务发展的制度性瓶颈,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发展平衡和有效供给,让高质量现代养老服务方便可及。

我省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和老年人口较多的省份,据统计,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05.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04%,比全国平均高出5.13个百分点,呈现基数大、寿龄高、空巢化等特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任务十分迫切。

《意见》明确,要加大养老服务多元投入,省本级和地方各级政府55%以上的福彩公益金必须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在此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慈善资金参与,拓展养老服务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融资支持力度,缓解养老服务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吸引境外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展,并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省发改委副主任汤明海表示,我省近年来一直对养老服务不断加大投入,“十三五”期间,全省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近1.5亿元,支持37个公办或公建民营养老项目建设。去年,国家发改委同民政部等启动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江苏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74亿元,支持39个普惠性养老项目,建设养老床位近1.4万张,带动社会投资近30亿元,有效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养老的热情。

“十四五”时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窗口期,我省正在系统谋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突出区域差异化发展原则,务求规划指标精准可行,确保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纲领蓝图。

家庭养老床位、“时间银行”、短期照护等,是这几年我省各地的创新方案,直接聚焦养老“堵点”“痛点”。此次《意见》将这些创新方式一一定型,其中包括制定中长期财政资金支持计划、扩大养老服务产业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等。《意见》还首次提出全面建立居家探访制度,到2022年,全省特殊困难老人月探访率要达到100%。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短期照护需求,此次《意见》有明确部署。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介绍,全省80岁以上高龄老人271万人,相当一部分处于失能、失智和部分失能状态,对居家照护的需求非常迫切。根据部署,我省将从引导专业组织进入服务体系入手,用2至3年时间,在全省推广短期照护服务,缓解家庭照护的身心压力。我省还将探索子女免费护理培训、子女带薪陪护假等制度,让失能老人护理政策真正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能打破制度性瓶颈,《意见》针对消防设施审验、供地、规划建设等制约因素提出解决措施,如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工程,以奖代补,引导和帮助存量民办养老机构整治消防隐患;确保新建小区按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配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区采取政府回购、租赁等形式,按每百户15至2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到位。

推进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也是此次新政重点保障内容。省住建厅副厅长范信芳表示,为解决广大老年人上下楼难题,目前全省已有10个设区市出台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文件,其中南京、扬州等市对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还给予财政补助。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已累计加装并投入使用电梯1047部,尚有283部正在施工,567部正在办理前期手续,近1.3万户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养老服务仍存在供需失衡的现实问题。《意见》为此作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能力不足问题,将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针对城市空巢和农村留守老人服务短板,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针对智慧养老水平不高问题,力争通过3年时间认定30家省级智慧养老领域重点企业。《意见》还明确,到2022年所有医疗机构要为老年人开设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要能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

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余强表示,针对养老服务人才不足问题,《意见》明确了到2022年的全省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计划,将分级分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落实培训补贴资金;支持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依据民政部、人社部最新颁布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引导从业人员获取技能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