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最美港口人”黄强:一事一生,匠心筑梦
本文字数:2234
本报记者 刘涛
2019年9月,江苏省港口集团张家港港务公司门机司机黄强荣获全国“最美港口人”荣誉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一线职工。近日,记者走进张家港港务集团公司, 实地了解黄强匠心筑梦的故事,一睹“最美港口人”的风采。
“在风速每秒12米的作业环境和25米垂直视距下,黄强操作门机起重机吊起直径60厘米的圆通,在直径100厘米的M型路障中流畅地穿梭。”在张家港港务公司码头门机作业现场,黄强展示了“一钩准,稳、准、快”的精湛技艺。
今年37岁的黄强,19年来坚守在门机司机岗位,摸索出“一钩准,稳、准、快”的“黄强门机操作法”;参与完成“大型车辆装船”“件杂货自动拆钩升级”等多项工艺革新;独创水泥管桩、预制梁作业门机操作“垂直起吊法”等,打造出江苏港口装卸品牌,在各级门机操作技能大赛中斩获殊荣,先后获得全国海员工会金锚奖、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荣誉。
敬业自强,敢为人先
“要做就做最好,要争就争第一”,是黄强的工作信条。2000年,黄强从上海港湾学校毕业进入张家港港务集团,成为一名门机司机。从第一次爬上门机时,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当最好的门机司机。
“成才没有捷径,就是勤学苦练。”黄强的师傅王国兴告诉记者,每次作业结束,别的学员下机休息了,黄强依然留在门机上,用两个水桶盛满清水,反复练习启动、运行、停钩、稳钩等整套动作。水桶吊稳了,就用更轻的东西,比如吊钢管的夹子训练。黄强从开始学习门机驾驶到2个月做散货、3个月做袋装货、5个月做件杂货、半年做设备、1年能做全部货种,实现了从散货作业直接到件杂货作业的快速跨越。
公司在首次接卸钢管作业过程中,钢丝绳晃动十分明显,几个工班下来,很多门机司机都感叹这货种难做,特别是稳关使不上力。黄强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最大程度减少钢丝绳的晃动。他琢磨实验发现,稳关技巧在控制变幅操作上,他将操作步骤逐项分析,收集来港货种资料和作业特点,结合操作经验,把散货、木材、件杂货等各类货种整体吊装过程进行标准化动作分解,形成“一钩准,稳、准、快”的黄强门机操作法。目前这套操作法已经编印成册,成为重点难点装卸作业的标准流程和公司门机司机培训的主要教材。
精益求精,打造品牌
随着港口业务不断发展,货物的种类、规格越来越复杂,给门机吊运带来了许多新挑战。黄强迎难而上,担当创新,不仅攻克了一个个难题,而且打造出“做豆腐”“放鸡蛋”“堆积木”等作业品牌。
马口铁价格昂贵,板材很薄,稍有碰擦,就会发生货运质量问题,为了做好马口铁装运,黄强专门查阅相关资料,仔细研究马口铁特性。他发现要避免马口铁碰擦,关键是松关时要慢要稳,在松关时多次点动操作,就能大大降低货物的冲击力,由此总结出“连点操作”吊装法,圆满完成马口铁的高难度装卸任务,无一货运质量问题,赢得客户连连称赞。
2018年,一批化工设备组成件集港出口,平均单件重量超40吨,有些甚至超百吨。而公司最大吨位的门机负重也仅40吨,设备形状不规则,货物重心无法把控,给装运带来困难。黄强察看货物后,建议采用两台门机抬吊作业,和同事一一确认设备吊点做好标记,测量好船舶甲板尺寸,标定好设备装船位置,采用“慢挡同步吊装法”和“跟随稍带刹车旋转法”,在两台35吨门机配合下,一件件庞然大物顺利落位,仅用8小时便圆满完成全部设备装船作业。
水泥预制梁、水泥管桩这类货种规格多、自重大,加之装舱条件限制、作业环境复杂,为减少货损,黄强牵头组建水泥制品作业攻关团队,反复操作水泥制品作业,观察每一个起吊的运动轨迹,记录每一次作业的参数变化,反复试验和总结,最终形成预制梁作业门机操作“垂直起吊法”“三次停顿起吊法”和“一次到位松关法”,完全攻克了预制梁易碰擦难题,这些操作方法推广后,水泥制品作业再没有发生一例货损,作业效率提升50%。
像做豆腐一样作业马口铁,像放鸡蛋一样作业水泥制品,像堆积木一样作业大型设备,已成为广受客户青睐的作业品牌。与此同时,黄强还和同事一起研制了“防倾式水泥管桩吊钩”“集装箱型颗粒物料转运装卸装置”, 推行“一拖多挂”和“司机理货交接”模式等,荣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无私奉献,团结奋进
身怀绝技的黄强2003年就成为公司最年轻的班组长。2007年,班组被命名为黄强组,这也是公司首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班组。作为班组长的黄强,独创学习会、反思会、分析会和操作动作分解教育课“三会一课”制度,把“要做就做最好,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灌注到整个班组当中,引领班组全员创先争优。
黄强在班组利用门机模拟设备加大门机司机训练,推广黄强操作法;专门成立班组教练团,开展导师带徒,将以往“徒弟跟着师傅跑,师傅教什么,徒弟学什么”变为“师傅跟着徒弟跑,徒弟学什么,师傅教什么”,建立青年员工成长轨迹卡,开展精准教学,将自己的绝技绝活儿倾囊相授,大大提高了青年门机司机培养效率。在新型导师制培育下,黄强班组成员王小飞曾斩获张家港港务集团件杂货、散货门机操作双冠军;在张家港市职业技能电视大赛《超级技工》威风吊车司机比赛中,黄强班组参赛员工技压群雄,包揽前三名。
“黄强组至今始终保持着公司‘操作技能最好,装卸质量最优、全年安全零事故’的卓越业绩。黄强组早在2014年就获得‘苏州市工人先锋号’,去年又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党委书记巫国琦介绍说,2012年,黄强又领衔成立黄强工作室,承担起公司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研发重任,先后荣获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首席技师工作室、苏州市技能名师工作室等荣誉称号,已累计为企业创新创效达850万元,成为公司化解难题,创新创效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