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读典】

《人物志》:人贵中和,平淡是真

    本文字数:2715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许多关于认识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的优秀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知人识人用人之道”,催生了大量品评人才的典籍名著,三国曹魏时期刘邵所著的《人物志》便是其中的代表。

刘邵,字孔才,广平郡邯郸人。建安中期以广平郡计吏入仕,后转任太子舍人,成为曹丕的幕僚。曹丕登基后,刘邵先后任尚书郎和散骑侍郎,曹睿继位后,又先后任陈留太守、骑都尉、散骑常侍等职,积累了大量治国理政和选用人才的实践经验,曾主持起草中国第一部选官考官的法规——《都官课考》。

《人物志》大约成书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至青龙四年(公元236年)间,全书兼采儒、法、道、阴阳等各家之长,分为三卷十二篇,对人才的分类、发现、识别、使用等作出系统阐述。古人称赞此书“三代以下,善评人品者,莫或能逾之也。”“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冶性修身之檠括。”纵观《人物志》全书,其选人用人的思想主要集中于人材精微而知用两难、德才兼备而中和为贵、禀气阴阳而流业有别、材不同量而任政各异、八观七缪而审辨不易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值得今人借鉴之处。

人材精微而知用两难

《人物志》在序言就开宗明义指出选拔人才的重要意义:“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在第一章就强调人物之理,精微难察:“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并且专辟一章《效难》,说明选拔人才既有“难知之难”,又有“知之而无由得效之难”。

自古以来,得人者兴,失人者崩。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是关系到全局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人物志》所说的人才甚微而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的主观世界需要通过人的外在表现来探究,而人的外在表现既受主观世界的支配,又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观上出于多种目的,人往往会掩饰内心真实想法,客观条件又常常限制真实意志的表达。如果不采取科学的理念、通过系统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考验,就无法探究到人的本质,所以古人常常感慨“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德才兼备而中和贵

《人物志》认为人才的最高标准是“中和”:“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何谓“中和”?在《人物志》中,“中和”也即中庸。《人物志》认为人在内有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在外有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征”,如果“五常”和“九征”表里达到高度一致,则为人才的最高境界,称之为中庸。因此,中庸指的是人格健康、品性高尚,并且达到一种自然流露的真实状态。《论语》有云“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资治通鉴》说“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物志》实际表达的就是以德帅才的思想。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德是前提,是关键,是根本。因此,要重用那些既品德高尚,又能力出色、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的人才,把用人导向这面鲜艳的旗帜树立起来,起到引导、示范、激励作用。

禀气阴阳而流业有别

《人物志》着重指出人禀气阴阳而性有刚柔,按其偏长来分有“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等十二种之多。每种人才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清节家“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延陵、晏婴这样的人物;法家“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管仲、商鞅这样的人物;术家“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范蠡、张良这样的人物。对于领袖人物,《人物志》则认为不需要事必躬亲,重要的是“总达众材”,使“十二材各得其人也”。并且还要不偏不倚,不能只重用某一方面的人才:“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用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

《人物志》启示我们,人才类型多种多样,选人用人时要善于发现和使用各种类型的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这就必然要求在人才选用上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气量放宽,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不分地域,无论亲疏,不凭感情,不先入为主,对待人才一视同仁,开创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世无遗才、野无遗贤的生动局面。

材不同量而任政各异

《人物志》非常辩证地看到每个人既有所长,又有所短,比如:“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柔顺安恕,美在宽容,失在少决。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由此出发,《人物志》认为“人材不同,能各有异”,“能出于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异。”比如,“自任之能,清节之材也”,宜“冢宰之任,为国则矫直之政”;“立法之能,法家之材”,宜“司寇之任,为国则公正之政”;“计策之能,术家之材”,宜“三孤之任,为国则变化之政”。强调“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

《人物志》启示我们,同样都是人才,但其秉性能力往往不同,需要的舞台也就不同,必须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这是深入挖掘人才潜能,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才工作热情,最大化发挥人才效能的重要前提。

人尽其才首先要“岗得其人”,其次还需要“人适其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清楚人才的能力、专长、水平,还要清楚他们的个性心理、气质禀赋、品质情怀、境界格局等等,真正做到既“知人之短、知人之长”,又“知人长中之短,知人短中之长”。

八观七缪而审辨不易

在考察人才的具体方法上,《人物志》专辟一章《八观》,提出观察人才的八种方法:“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同时,《人物志》还以《七缪》专章论述了考察人才时容易产生的其中谬误:“一曰察誉有偏颇之缪。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惑。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误。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五曰变类有同体之嫌。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人物志》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论述了审辨人才不易,启示我们必须全面、历史、系统地考察人才,要避免“以情鉴察”带来的种种错误。

要经常、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人才,多角度观察他们。观察其对重大问题的思考以看其见识见解,观察他们对周围人的感情以看其禀性情怀,观察他们对名利的态度以看其境界格局,观察他们的为人处事方式以看其道德品质,观察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看其综合素质。要通过不同侧面的观察为人才全面“画像”,从而提升知人识人用人水平。

“明镜可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国古代典籍关于人才辨察选用的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智慧,吸收与借鉴传统识人用人之道的理论精华,对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周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