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围绕“四大核心”提升产业工人待遇

泰州全面推广“能级工资”集体协商

    本文字数:1426

本报讯 (记者 徐军霞 通讯员 万进)本报10月16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的《高港区产业工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含金量十足》一稿中报道了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给该企业职工带来真金白银的红利,引起多方关注。日前,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鼓励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健全产业工人分配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决定围绕“四大核心”内容,在泰州全面推广高港区产业工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经验。

“能级工资”制是企业根据岗位评价因素、员工能力级别和工作绩效考核确认工资标准的工资制度,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产业工人维权服务工程,切实提高技术工人、先进职工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促进职工薪酬与技能绩效挂钩的一项举措,是建设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的探索措施。

“当前全市制造业普遍存在‘两难一大’现象,招工难,留住技能人才难,经验型、技能型、紧缺型工人流动性大,如何‘拴心留人’是当前部分企业重点探索的课题。”泰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雅斐说,此前高港区在口岸船舶有限公司举办的“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在优化工资构成要素、提升技能工资比重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为相关企业解决用工难、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提供了有益借鉴。

新出台的《指导意见》明确,全市企业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的核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创新创造类成果奖励的协商。对职工“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成果,被采用且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专项奖励标准。对于职工在本职岗位上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发明专利,或参加企业课题攻关对成果有所贡献的职工,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奖励办法或津补贴标准。对职工原创的“先进操作法”,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节能减排、提升产品品质有积极作用的,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奖励标准、提高薪酬等级的办法。

技术技能类津补贴协商。企业重要关键工种一线职工,技术技能等级提升,达到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称的,通过集体协商确定给予技能津贴(补贴)发放的标准和办法。职工在各级各类岗位技能比武竞赛中获得较好名次(通常为竞赛的前三名)的,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企业级、县(市、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不同的津贴(补贴)标准和发放办法。

各级荣誉类的专项奖励协商。对职工荣获各级劳动模范(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各级道德模范、最美职工(文明职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具有美德善行的先进职工,通过集体协商确定给予配套或专项奖励的办法和标准。

学历提升类津补贴协商。对于到企业工作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的技能型人才,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人才津贴发放标准和办法;对于经过企业同意、在本职岗位上且岗位所需专业学历得到提升的技术工人,鼓励企业给予相应人才津贴或专项津贴。

《指导意见》明确,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要发挥推进“能级工资”集体协商的主导作用;各级工会和人社部门要切实加强指导,通过一线集体协商指导员、劳动关系协调员等落实跟踪服务;各级工信部门、工商联要鼓励引导各类企业行政方主动应约、务实协商。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专兼职集体协商指导员的选聘力度,落实市(区)总工会聘任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不低于2名的规定,配齐建强专职指导员队伍。此外,定期举办集体协商指导员专题培训,探索成立“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专家组、设立市集体协商示范企业指导工作站。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每年将选树一批集体协商星级示范企业(行业),并侧重奖补在“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探索创新的企业和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