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人性关怀撑绿荫

探访建筑工地上的“清凉故事”

    本文字数:2042

记者  万森  实习生  王伊喆  通讯员  龚自立  王璇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建筑工人在城市打工,已从如何生存、赚钱、养家向产业化、职业化、有尊严、有归宿感转变。随着新生代建筑工人的出现,这种感觉愈加强烈。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南京部分建筑项目施工现场,了解高温天气下工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就企业用工等话题进行了随访。

“工友村”: 引领行业用工新标准

程时斌本是一家理发店的老板,他的店面就在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上。一年前,程时斌接到一笔“长期合作”业务——给中建八局三公司“工友村”的建筑工人理发:不用缴水电费和房租,但要求手艺好,价格公道。

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改建工程项目,由中建八局三公司负责建设,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据了解,该项目工人达600多。而“工友村”于去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达13600平方米,里面超市、医务室、理发室、图书室、桌球室、健身区一应俱全,提供免费理发、义诊体检及看电影、安全教育、建筑产业工人夜校等服务,还设置了开水房、洗澡房、洗衣房,安装了热水器,刷卡电磁供水系统保证热水24小时供应充足。

“工友村168间房,每间入住人员不超过6人。考虑到工地上还有几十对夫妻,我们特别设置了一栋夫妻房宿舍楼。”工程项目经理邱健同时介绍说,这里距离工地大约五公里,工人们每天可以乘专门的大巴车往返。

除了工友村,记者了解到,在全国范围内,中建八局打造“村站校家”四位一体产业工人服务新模式,已树起了行业标杆。

邱健还有一个身份,是这工友村的村长。“邱村长”告诉记者,工友村甚至聘请了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负责工人宿舍区的安保、保洁等工作。

“智慧工地”:软硬件一样都不少

烈日炙烤大地。战高温,各建筑企业有办法,常规一点的:供应绿豆汤、盐开水等;作业面设置雾炮和带喷雾功能的大功率风扇,实时降温;仁丹、清凉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亦发放到建筑工人手上;还组织医务人员走进建筑工地,给工人进行免费体检。

烈日当头照,几乎所有项目部,都调整作业时间,类似采用“做两头,歇中间”和轮换作业的办法,来避开高温和疲劳作业。

撑起人性关怀的绿荫,让建筑工人安全工作,至关重要。“以前工人们听你讲安全,他们看手机,现在通过现场互动解决这个问题。”据南通二建南京公司项目经理王强介绍,为了强化工友们的安全教育,他们使用建筑工人多媒体教育工具箱,通过安全教育动画,以及实名制操作简便的现场答题,寓教于乐地对工友们进行安全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工地每月还进行“安全行为之星”评选,通过验证工友作业行为……可以换取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在工地超市进行消费,月底积分最高的工友获评“安全行为之星”,有奖励!反之,违规者也作相应的惩罚。

在浦口巩固地块保障项目工地,记者看到了塔吊驾驶室内里“一键报警”神器——司机在驾驶时遇到任何不适和险情即可触键报警,发出求救。南通四建南京区域建筑分公司总经理邵志华,还展示了公司研发的一款内置芯片的安全帽。“工人戴上它,就能随时定位,保障他们不跑出安全作业区域。”

职业归宿:渴望新的社会认同

建筑业是工人群体汇聚最见深度之地。当下,全国范围内建筑工人短缺,用工断层不断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南通二建承建江宁区白水工业园保障房三期项目工地,记者见到了老电工陆冲。

陆冲从业时间逾30年,今年55岁,南通启东人。虽然启东是有名的建筑之乡。不过,他说,这些年家乡搞建筑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的年轻人即便当不上白领,也不愿来建筑工地。情愿去干快递、跑外卖、代驾,好像也不怕辛苦。”陆冲回忆,自己二十来岁出来打工,那时工作时间长,每天至少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哪像现在,上班七八个小时,夏天睡觉还有空调。”

说起目前行业最大的困惑,一位建筑企业负责人对记者坦言,企业对工人队伍新陈代谢和更替用人有很大的困惑。他说,“随着国家对建筑业的进一步规范,建筑企业肯定也是在大浪淘沙。”不过,这位负责人亦认为,这样也正在倒逼企业,用待遇留人,创新环境留人,用激励机制留人。

张红磊,苏中建设集团南京区域公司秦淮区设计产业园项目工地上的一名塔吊工,身体壮硕,来自江苏泗阳。34岁的他,被工友们喻为“离太阳最近的人”。他介绍说,最近天热,他们错时上班。30多米高的塔吊,早上5点多自己爬上去,10点下来。“好在塔吊驾驶室里有空调。”

今年,张红磊参加了南京市起重吊装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第五名的成绩。项目上给了他一个大红包,还鼓励他参加省里比赛。不过,全省高手如云,虽没拿到名次,但张红磊很乐观。他说,自己很珍惜锻炼的机会。

中建八局三公司的造价师谢雪芹也已经带过了十几个徒弟,徒弟中有不少来自名牌大学。不过,谢雪芹认为,学校读的是理论,在施工现场有很多不可控性,需要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来掌控。

据她透露,目前中建八局三公司用工队伍稳定,管理团队招聘的都是“985”和“211”高校毕业生,重点建筑院校专业的占到了30%。“中建要求门槛比较高,年轻大学生来不仅学东西,今后的平台也很宽广。”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代工。”外贸行业流传的这句话,似乎在建筑行业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