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读读写写】

邂逅文化的力量

——读《寻觅中华》

    本文字数:1930

早先,曾读过余秋雨先生的《寻觅中华》。作者对于当代文化的论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渔村的渔民出海打鱼,一定会在出海前走很远的路,到一个读书人家里求得一大叠字纸,压在船底。他们说,天下没有比文字更重的东西了,就靠它压住风浪。他们不认识文字,却尊重文字,这大概是人没接受教育而体现出的最原始的状态,这便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

余秋雨的文字总能找到人们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你会听到一股特殊的韵味汩汩流淌。他对历史细节的记忆和解读,敏感而又不厌其烦。许多时候,固有的观念,经他轻轻一碰就碎了。《寻觅中华》寻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故乡,字里行间就充分体现了“文化散文”的韵味。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气味,而我就是被这本书的气味所吸引。它既是读书笔记,又是心灵自白。它展现了在困厄时代,一个胸怀文化抱负的学者,挥动如椽大笔对中华文明梳理出的细致反思。

余秋雨独自寻觅中华文化的身影,探访远方故宅,摸索中华文化的组码,自觉不能独享,于是进行纯粹创作,为这个民族文化的过往与记忆做一个见证。他在总序中写道:“终于,我触摸到了中华大家庭的很多秘密,远比想象的精彩。这当然不能独享,我决定把自己阅读和旅行的感受写成文章,告诉同胞,因为他们都为中华文化承担过悲欢荣辱……用最感性的‘宏伟叙事’来与广大读者对话,建构一种双向交流的大文学。”而这种双向交流的大文学确实受到读者的欢迎,用白先勇先生的话来说,是作者碰到了中华文化的基因,那是一种文化DNA,融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大家读余秋雨的书,也就是读自己。

《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与感受揭示了中华文化起落进退的生态。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也将成为我们这些读者心中的中华文化史,成为所有华夏儿女割舍不得的牵挂。

《寻觅中华》所讨论的多半是为我们所熟悉,或者是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但是,文中总能给出我们许多以“熟悉”之外的东西,让人喟叹于自己的“熟悉”不过是人云亦云的一种表象而已。譬如在《猜测黄帝》一文中,黄帝与炎帝,华夏文明的两位主要原创者,我们的两位杰出祖先,成为战争中的对手。与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感性形象不同,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作者把镜头拉近,五千年前的战争就这么走来,我们仿佛看到战场上的鲜血。

文章中出彩当然不光是历史本身,更多的是作者自身的思考,比如在谈到黄帝和炎帝的战争时提到:“黑格尔说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不存在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很多伟大的争斗,往往发生在文明共创者之间。双方都很伟大和高尚,但各自为了自己的伟大和高尚,又都无法后退。我们由此明了,如果用是非、善恶、忠奸来概括世上一切争斗,就是一种狭隘的观念。

在《寻觅中华》中,我们追溯到遥远的五千年前,然后一步步沿路走来,跋山涉水,千姿百态。有关甲骨文,有关佛教,有关中华文化过往的种种,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资本,以及它曾有过的苦难也是我们不忍忘却的血泪。

纵观世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无人能比。作为这高贵文化的传承者与继承者,我们易于骄傲,易于偏激,我们希望“它能够与全球文明亲切相触,偶尔闪现一点几千年积累的高贵”。这是我们身为华夏儿女的超越个人感情的普遍性感情。

对于中华文化的现状与未来,作者怀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文化遭际的怨愤,和着巨大的悲悯,化作殷切的期盼。同时,广大民众对文化的崇敬和守护使他又会产生一点依稀的乐观。他认为:中华文化“应该承担一点时间所交给的义务。时间交给的义务,即是一种聚集,又是一种淘洗。” 最后理智地说出了一个意念:“足以感动全人类的大爱和至善。这样,中华文化也就成了人类诗意生存、和谐生存的积极参与者。”

从黄帝时期的传说猜想到唐诗宋词,从西天梵音来到东方,惊奇的历史发展,充满东方神秘力量。《寻觅中华》,寻觅的不只是我们血脉里流淌的那一份浪漫的文化情怀,更是我们聊以寄托的中华文化芳香的踪迹。

如今,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际上就是实现文化的复兴。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过:“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他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我要把这个特点发扬起来。”“旧邦”就是有古老文化历史的国家,“新命”就是其生命不断更新发展。让我们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我们始终相信,中华文明灿烂光辉必将照亮世界人类社会。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