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把“劳”纳入《教育法》,依法推进重视劳动教育

    本文字数:855

学校和家庭不重视劳动教育,有很大原因是“唯分数论”“崇尚学历,轻视技能”的社会风气作祟。在“唯分数论”影响下,学校教育中,凡是与升学无关的学科教学被边缘化,不独劳动教育,美育、体育都存在被边缘化的问题,学校认为学生参与劳动,进行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而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事项,让孩子一心一意学习,不干家务,自己该做的事不做,而且,为“激励”孩子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还以“不努力学习,今后就扫地、当服务员”之类,来“吓唬”孩子,给孩子灌输职业高低贵贱的等级意识,让孩子从小鄙视劳动,争做“人上人”。

这样的教育,实质是作茧自缚,由于任何家务都不做,有的学生从小就养尊处优,到了上大学,连基本的自主生活、管理能力却没有,变为长不大的巨婴;还有的学生,没有责任心,不少家长抱怨自己给孩子创造了“那么好”的成长环境,孩子却没有感恩之心;除此之外,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在大学毕业时,不愿意选择某类工作,认为这些工作“没有面子”,等等,都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当然,这些道理,学校教师和家长们并非都不懂。而之所以不重视,是由于学生学业压力重,有的家长认为在这么重的学业压力之下,还让孩子劳动,“太累”。因此,要真正做到“五育并举”,就必须扭转“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现状,进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不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不把学生从应试压力重解放出来,就可能“智育至上”“分数第一”,其他的教育很可能变为走过场和形式主义。

而在当前,要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需要坚持依法治教。《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提到,要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在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法》之后,需要在具体办学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并追究不依法进行劳动教育的学校的责任。这也需要地方教育部门转变教育理念,不能只考核学校的升学率、用学生的成绩考核教师,而要依法监督学校开齐课程,保证每一课程的质量,同时为学校进行这些课程教育教学,创造条件。

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