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劳模速写

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他总是站在前沿

    本文字数:1517

通讯员  章岑  费骏韬  黄成

他是扎根于基层一线的供电保障者,他是同事们遇到难题首先想要请教的人。面对技术问题,他一次次出手解决;面对专业难关,他一点点钻研攻克。自2005年投身电力事业,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 余项,持有专利60 件;30余篇学术论文被EI或SCI收录,参与出版专著4项。他就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等劳模、国网江苏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袁晓冬。

越难的事,越需要有人去钻研

2005 年,袁晓冬从东南大学研究生毕业,成为江苏电科院的一员,从事电能质量专业工作。听闻他被安排研究电能质量,同学间有人议论:“去研究电能质量?又累又难,不好!”。确实,在电网、客户、用电设备等多方因素影响下,如何提高电能质量,是当时困扰着许多电气专业人员的一个难题,而且电能质量测试环境恶劣,电能质量分析涉及专业面广,分析量大,算法复杂,熟知情况的人都感叹“又累又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袁晓冬选择沉下心,勤学精研。

国网江苏电科院承担着全省电能质量普测及评估分析工作。刚进单位,袁晓冬就跟着师傅李群全省各地奔波,检测变电站和供电线路,检查和评估大大小小的客户用电环境。不同环境下,如何针对不同特点的变电站和供用电设备,开展电能质量分析?袁晓冬求知若渴,快速成长。

2010年5月,南京地铁二号线部分设备频繁损坏,地铁技术部门始终找不到根源所在,于是拨通了袁晓冬的电话:“袁‘达人’,快来帮帮我们吧!”

对地铁供电系统进行分析,需要等地铁停运。那段时间,袁晓冬和团队队员们都是晚上11点奔赴地铁电气设备房,研究波形、检查信号、分析幅值。

经过多次实测,比对电能质量波形的细微差别,袁晓冬在一系列瞬变波形中发现了端倪,锁定了“元凶”——一批电压互感器存在质量缺陷。

从化工行业的谐波污染到冶金行业的闪变波动,从高新园区的生产线到农户的家电,从高铁到光伏,袁晓冬全身心投入电能质量领域,执著专注。作为专业带头人,他带领团队建成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国内规模最大的开放式区域电能质量监测网,实现了冲击性负荷与新能源集中接入地区电能质量评估预警。

长时间的钻研与沉淀,让袁晓冬成为电能质量领域领军人物。他是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城市供电专委会电能质量和电磁兼容学组副组长。

难题更要干出名堂来

2013 年,袁晓冬成为新能源及配网技术室的主任。“新能源及配网技术室”的定位就是探索科技最前沿、研究技术最精尖。带领这支由 5名博士、8 名硕士组成,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的团队,袁晓冬深感责任重大。“一定要带着大家干出名堂来!”他说。

受风的自然特性影响,风力发电机组出力极易波动,甚至经常出现间歇性停止,这是影响大规模风电并网检测、安全运行的世界级难题。江苏风电发展迅速,如何做好技术支撑?这成了摆在袁晓冬和他团队面前的一个挑战。

一番研究后,袁晓冬找准了发力方向:从机组的反事故措施监督,开展低电压穿越等相关试验,评估风机并网变换器的适应性。

测试需风速在10米/秒以上的大风天进行。由于风电场多,袁晓冬和团队兵分两路,不分昼夜开展测试。

团队成员罗珊珊回忆道:“一般只有深夜或凌晨的风力才符合测试要求。所以,我们通常都是晚上赶到风电场,然后窝在工程车里等风来!风速大了,就赶紧跑到风机那里去测试。袁主任带着我们有时在彻骨寒风里一站就是一整夜!”

袁晓冬带领团队通过对全部陆上风电场进行抽检,对并网风电场进行技术评估,形成了风电场并网运行性能测试报告,为避免风机脱网事故发生,有效提升风电友好并网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提供了支撑。

“无论遇到怎样难题,技术人员都要用第一性原理去思考问题,去创新实践。”袁晓冬说。

袁晓冬正在进行模拟储能特性测试研究。     江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