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赵明才:我与雷锋的约定
本文字数:2449
本报记者 万森
“真了解雷锋、真爱雷锋、真做雷锋,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84岁的赵明才说自己的压力很大,这么多年,他一直怕辜负59年前认识的那个叫雷锋的年轻战士。
“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
84岁的赵明才清晰记得,59年前第一次见到雷锋的情景,那天是1960年的11月8日,正是雷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
当时赵明才是沈阳军区工兵七团的一名排长,作为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基层干部代表与工兵十团的节约标兵、优秀战士雷锋相遇在沈阳军区的一次报告大会上。“上级安排我们住一个房间,一起谈工作、谈学习、谈理想”。很快,那几天,他们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在旧社会,我们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二人惺惺相惜。身世比自己还悲苦的雷锋,阳光开朗、好学上进、谦虚谨慎,深深打动了赵明才。
当时,雷锋阅读了大量书籍,通读毛选1-4卷,并写下了厚厚的九大本21万字的心得体会。“很多人都不相信,但雷锋讲的都是肺腑之言,心里话编不出来的。”
1960年的12月9日,雷锋来到位于旅顺口的工兵七团作“忆苦思甜”报告,这是赵雷二人的第二次见面。上级知道他们是好友,让赵明才参与接待陪同。
1961年的7月,赵明才去黑龙江佳木斯接兵,在食堂吃饭巧遇雷锋,这也是让赵明才印象最深的一次见面。
雷锋远远看见赵明才,跑过来给他敬个礼:排长!他们一边吃饭,一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这次,雷锋说出了他的心事,“工作做得不多,荣誉却很多。经常出来做报告开会,会影响工作”,雷锋提出,要少外出,少开会。而苦于文化基础薄弱的赵明才也把困难倾诉。雷锋鼓励他多学习《矛盾论》《实践论》,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另外,还向他解释了“钉子精神”的实质内核。
火热的年代,人们干劲冲天。“那个年代大家的精神面貌真好。”说起雷锋在当时的影响力,赵明才说,“他在鞍钢当工人,18次被评为标兵,到部队不到7个月就立功,10个月就入党, 21岁的年轻战士,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他的事迹多得很哩,在当时广为流传。”
赵明才强调,毛主席给雷锋题词,是在雷锋牺牲之后的1963年。“并不是因为毛主席题词后,雷锋才这么伟大!”他回忆:当年参加雷锋同志追悼会,有10万多人来参加,“当时全抚顺一共才70万人口”。
雷锋也曾告诉赵明才做梦都想见到毛主席。
“军装要穿,小朋友还要合影”
雷锋的梦想,赵明才实现了。
爱党忠诚、爱国奉献、爱军精武、爱民服务——雷锋精神尤其他的钉子精神往后一直激励着赵明才的人生路。无论是大练兵还是后来的援越南、老挝抗美作战,以及往后数十年雷锋精神的传播。
雷锋因公殉职后,作为雷锋生前战友代表,赵明才受上级安排参加军区举行的“公祭雷锋同志大会”。那天,赵明才在雷锋墓前暗暗立下誓言:活着就要像雷锋那样做人,一辈子学习、宣传、实践雷锋精神。
戎马生涯,赵明才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被授予学雷锋标兵、优秀干部、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30多次,并在援越南、老挝抗美作战中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86年从溧水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岗位上退下来后,赵明才担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等职,把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当成毕生事业,并写成了理想、事业、人生、奉献等80多万字的讲稿,在全社会进行宣讲。30多年来,他先后担任180多所大、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80多家机关、企业及部队基层单位的思想道德教育顾问等,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市作报告3400多场,听众达182万多人次(仅2018年就宣讲157场)。
年逾80的他,多处负过伤,又做了胆、肾切除大手术,有好多次是打着点滴后去宣讲。“我84岁了,知道不会有太长时间也要走了,在走之前再做点事。”他说。
2001年5月23日,赵明才在做右肾切除手术的前一天,还坚持到浦口空军机务团作报告。那天下午,拔下吊针,拉着女婿就往浦口赶,“我当时想,手术如果不成功,就当是最后一次宣讲!”
冬天在城市各个小区广场、顾不得寒冷,他一天演讲5场,为了赶时间,他自己带点馒头,对付一顿中饭,似乎没人在意那个躲在角落啃馒头的瘦弱老人是谁;夏天,挂满勋章的军衣又厚又重,他挥汗如雨一站就是一个小时。他说,“这军装要穿,小朋友们还要合影呢!”
2018年1月24号,赵明才受邀到刘胡兰家乡宣讲。全国学雷锋报告团点名要他参加,大家从北京出发,赵明才一个人从南京过去。绿皮火车去14个小时,回来16个小时。活动结束后,老区人民送上代表情谊的山西老醋,“老重的,不要人家的吧,怕对不起人家。我还扛着一大堆资料,天又冷……”
很多人无法理解一个耄耋老人的内心世界。跑遍全国20多个省市,赵明才说,打仗的时候年轻,身体也好;在工作岗位上有一堆人帮忙干;现在很多人都建议他成立一个工作室,“但是谁来给我成立?”
“真了解雷锋、真爱雷锋、真做雷锋”
赵明才说,和雷锋再亲密,自己没做好不行。宣讲中,他会说起在国外打仗的经历,以及退休以后的实际行动。说起宣讲技巧,这位老人说,时间不能长,1个小时,军姿站立。对党员干部、工人群众、大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小朋友,因对象不同而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比如,小朋友爱听故事。
宣讲时,他不喝水,不拿稿,不坐。赵明才说,人家喊我“雷锋生前战友”,我不能靠雷锋沾光,只能为雷锋争光。
“80多岁的老人,一站一个多小时,我们都害怕他累倒。”溧水区文明委的一位负责人说。
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赵明才家里还有一个已经卧床7年的老伴。结束一天的劳累,帮老伴按摩,有时赵明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身体也垮了,工作也没了,要是当教师……” 以前,老伴没少埋怨他,但还是那样支持他。“她担心我,我担心她”,赵明才说,他们1968年结婚,老伴原是当老师的,后来到云南随军,在部队没教师岗位当只能当工人,身体累坏了。
每次到北京开会,一开完会就往家赶。北京多少战友、朋友都不高兴,不理解。可谁又知老赵心中念念还有个人。
说起当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赵明才认为目前社会上还有不少误区。“只是认为他做了一些好事,现在的年轻人包括一些干部对雷锋的精神都不是很了解。”
或许,了解雷锋的事迹还不够,立足岗位学雷锋,与时俱进学习雷锋的精神,才至关重要。
“真了解雷锋、真爱雷锋、真做雷锋,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84岁的赵明才说自己的压力很大,这么多年,他一直怕辜负59年前认识的那个叫雷锋的年轻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