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补齐服务短板 做实惠民工作

——苏州推动人社行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融合并进

    本文字数:1702

苏州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50多万户,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经济体量大、外来人口多、服务承载压力大是苏州市人社部门加强系统行风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苏州市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利企便民”目标,在标准化引领、信息化支撑、便利化服务等方面探索创新,力争打造“申报材料最少、审批流程最优、体制机制最顺、服务效率最高”的服务品牌,有力推动行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融合并进,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促进就业服务大局

在苏州金管家家政服务公司,来自贵州铜仁的务工人员李素云正在接受厨艺培训。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制作苏式爆鱼。在老家,李素云从事家政服务每月收入2000元,但在苏州培训后,每月收入达4000多元。

据了解,为鼓励贫困地区女性来苏就业,苏州市人社部门积极搭建桥梁,开发了大量年薪6万元左右的岗位,吸引她们来苏从事住家保姆、育婴月嫂等工作。

2018年,苏州市与铜仁市共建人力资源市场,启用了远程招聘系统,让求职者与招聘企业在网上面对面交流,进一步加大两地就业扶贫帮扶力度。这是加强行风建设过程中,苏州市人社部门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紧抓实重点工作的缩影。

苏州制定落实就业创业新政及相关配套政策,拓宽范围对象,新增政策举措、提高补贴标准,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低位运行。他们积极开展“人社惠企”行动,落实鼓励吸纳就业和满足用工需求等措施,稳妥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多渠道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同时,将治欠保支工作纳入维稳工作格局大力推进,创新落实“四项制度”,欠薪案件数同比下降51.5%。

破解难题优化行风

花秋华是苏州市姑苏区的一名失业人员,经营一家名为“姑苏区福贝贝家政服务部”的小店。她通过苏州“创e贷”平台进行网上贷款申请后,苏州银行工作人员随即上门了解审核。两天后花秋华就拿到了贷款。

据了解,针对创业贷款担保门槛高、审批流程长等难题,苏州创新推出“创e贷”网上服务平台,优化整合网上申报、审核、担保、放贷、贴息全流程服务,通过取消反担保、提高贷款额度、简化放贷手续流程等举措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自2017年5月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已发放贷款1927笔,总额达2.8亿元。

在补齐体制机制短板方面,苏州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对象范围由7类扩大到11类,重点将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救助家庭人员纳入扶持范围。在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方面,苏州升级“苏州人社”微信公众号,上线了劳动仲裁在线申请、绑卡查询社保缴费待遇等80多项新功能,粉丝突破45万人。同时,探索打造“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络,利用社保卡发卡行等金融机构经办网点的人员、设备和渠道,办理人社服务事项,宣传人社惠民政策,实现双赢互利。

改革创新积极探索

苏州市出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正向激励意见,在劳模评选、工伤费率降低等方面给予企业务实激励,有效激发企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内生动力。

苏州市还创新联动机制,以点带面推动人社领域全面发展。他们接轨国际化人才评价体系,将168项国际职业资格列入比照认定目录,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可直接认定相应职称资格;创新实施工伤预防改善项目,推进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监督基层联动,源头压降工伤事故发生率;推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首批整合全市14个职能部门4大类26项服务事项,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窗、专网、专线、专员“四专”服务。

简政放权便捷规范

苏州市以积极“放”为导向,进一步推动行政权力下沉,将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设立审批、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等4项行政权力事项下放到县市区,强化业务指导,压缩审批时间,促进行政审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事项一次办结,23项行政权力类审批服务实现不见面,69项审批服务实现在线办理。

以落实“管”为保障,注重职能下放后监督指导,落实事中事后监管。2017年以来,先后制定137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内控制度,并于近期开展专项督查,将社保基金使用情况、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内控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情况作为监督检查重点。

以优化“服”为宗旨,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近年来陆续减少群众办事材料70项,制定了首批公共服务事项工作制度106项,实现事项名称、服务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表单内容“三级六同”目标;优化再造业务流程,170余项业务纳入一窗式或综合柜员制办理,避免企业和群众在不同部门、窗口来回奔波。

 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