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一线职工风采
暴风雨中的“逆行者”
本文字数:1100
通讯员 王国康 本报记者 丁彬彬
暴雨就是他工作的信号!每当暴雨来临,别人都是往家里赶,他却是朝外面奔。今年59岁的杨金龙坚守在泗洪水文测报岗位上,已经与河道为伴整整39年。
峰山水文站主要负责当时的漴潼河(现淮洪河)水情监测。1979年,刚满20岁的杨金龙来到这里工作。那个年代的水文工作条件很艰苦,只有峰山街里能买到生活用品、能寄邮件,上一次街来回得半天时间。杨金龙说,当时的水文站交通十分闭塞,可以算得上是一座水中“孤岛”,附近荒无人烟,最近的人家都在四五公里以外。
雨情就是命令。至今,杨金龙对1983年的那场暴风雨仍记忆犹新。那天,暴雨和雷电交加,为了测量水的流量,他划着小船来到河中间。由于水流湍急,他一不小心掉进河里了,幸好身上系着绳子,才得以慢慢地爬上船,测出了河水的流量、水质及泥沙含量。当时,恰逢峰山站断电,为把这些水情及时报告中央、省市县防指时,就冒着雨跑到峰山邮局,不想邮局也断电了。于是,他又急忙赶往20公里外的天岗湖,而当地邮局还是没有电。不得已,他只好再坐车赶往上塘镇,才把水情电报发出去。
2000年,杨金从峰山下迁至双沟水文站;2013年,又转至泗洪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期间,虽然单位换了几个,但工作岗位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一直都是一名水文测报工。
杨金龙说,洪水泛滥的时候会带来许多水草、木头等杂物,特别是水草会缠绕在缆道仪器上,加重缆道的重量,难以提起,给测量工作带来难度。每当这时,他和同事就会用手拉着缆道顺着水流流速小的地方向岸边拉,再用手一点一点地将水草拨开。之后,再返回河中测量,平常的一次测量工作需要1个多小时,有了水草的缠绕会把时间增长到两个小时。
多年的一线工作,让杨金龙变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水文人。2018年8月16日以来,受台风“温比亚”影响,濉河和老濉河两条河水量的急速增长。其中,濉河流量为17.2米,老濉河的流量为17.04米,水量均超过历史水位。面对汹涌的洪水,他和同事镇定自若,24小时全天候坚守在水站旁,密切关注水位的每一次增长与下降,将实时的水情发布出去。
杨金龙献身于水文工作算是“子承父业”。父亲杨希悦在上世纪50年代响应国家“治淮”的号召,从安徽阜阳老家来到峰山水文站工作。1979年,他顶职来到峰山水文站后,父亲经常教导他做一名水文工作者要敢吃苦,不能半途而废。几十年来,父亲的话一直鞭策着他。许多年轻人因为嫌水文工作艰辛干个一两年甚至一两个月就走了,而他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还先后获得了“水利部模范职工”“测报先进个人”“水文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杨金龙的坚守也感染了他的妻子潘素芝。多年来,潘素芝一直支持杨金龙的工作,婚后追随他也来到水文站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如今,他们的女儿也成了泗洪水文战线的一分子,祖孙三代人似乎和水文有着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