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藏品经典

古画里的春节雅事:岁朝图

阅读数:812     本文字数:953

贺年祈福,自古以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或依天地造化插花,或以吉祥之语、吉祥之图开笔,遂有“岁朝清供”和“岁朝图”,春意盎然,生机四溢,亲友间相互馈赠,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

古代朝野在新年到来之际,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张贴年画题材——岁朝图。“岁朝”为一年之始的正月初一,以岁朝为主题的绘画大致有三类,即描绘祈福、孝道以及表现人们在岁朝之日的喜庆活动,涉及花鸟、人物和山水三大画科。其绘画的制作方法有两种,其一用笔墨和色彩绘制成卷轴画,其二在木板上用笔绘、刀刻、纸印成木版年画。岁朝图呈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寓意吉祥。这类绘画的设色追求喜庆明快,构图充盈饱满,与年节喜庆的气氛相适应。

民间祈祝新年的活动更加生活化,如明末苏州画家李士达曾作《岁朝村庆图》轴,绘于万历戊午(1618),在过去的一年,江南一带躲过了各种大的自然灾害,画家描绘了苏州乡村百姓正月初一简朴的居家生活:孩子们在燃放爆竹、敲锣打鼓,雅士们在欣赏书画,老者在饮茶话旧、拜年访友,一派除旧迎新的喜气景象,意在期盼天下太平、生活安定。

清代以绘画侍奉内廷的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受到这一题材的深刻影响,他利用西洋画写实的特性,结合传统的线描和设色表现岁朝期间的人物活动,如他与宫廷其他画家合绘的《弘历雪景行乐图》轴,属于表现传统孝道的家庆图,作者描绘了乾隆皇帝弘历在新年之初与子女团聚的家庭气氛。在后宫庭院的敞轩里,弘历手持如意端坐在交椅上,年纪稍大的子女文静地侍立一旁,一个小皇子在敬献寿桃,小一些的孩子在燃放爆竹……全图在焦点透视中显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清供本是文人书桌上的雅玩和应时花果等,在正月初一常常要摆上冬季开放的花卉。清末海派画家吴昌硕等人,将岁朝清供题材引向更为雅致和清俊的格调,如在他挥写的清雅之作《岁朝清供图》轴中,怪石两侧的瓶罐里分别盛着梅花和水仙,桌上摆放着兰草盆,还有水仙头、柿子、香柚等花果,寓意平安富贵,清雅的笔墨带有金石般线条的韵律,行笔凝重稳当,全无迟涩之痕,设色简洁雅致,绝无浮艳之气。

图①:明 李士达《岁朝村庆图》轴(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图②:清 郎世宁、沈源、周鲲、丁观鹏 《弘历雪景行乐图》

图③:明 陈洪绶《岁朝清供》轴故宫博物院藏

图④:清 董诰《仿钱选岁朝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图⑤:清 吴昌硕《岁朝清供图》轴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