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大视野

我所经历的“昆山之路”

    本文字数:2758

吴克铨

昆山发展道路是一条创新之路,是一条“唯实、扬长、奋斗”之路。唯实,就是不唯书、不唯上,解“束缚”、破“禁区”,坚持一切工作都要从昆山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是昆山之路的真谛。扬长,就是要扬昆山之长,补昆山之短,发挥昆山的独特优势,克服昆山的劣势,这是走好昆山之路的实招。奋斗,就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其业无穷,其绩无止,这是昆山之路的精神。

摘掉“小六子”的帽子

1984年,我当选为昆山县人民政府县长。这时的昆山,是苏州地区最差的县。之前是“小八子”,江阴、无锡从苏州分离之后,又被称为“小六子”,位列苏州地区倒数第一。于是我们开始研究到底这个“小六子”的帽子是怎么来的,能不能把它摘掉?简单来讲就是“小六子”要怎么翻身。

我们先把历史情况作了分析,搞了一些调查研究。我是1963年到昆山的,当时的昆山也很穷。那个时候的穷,是穷在“穷土、恶水、血吸虫”这“三大害”。当时县委的主要任务就是改善水利条件,发展农业,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经过老一辈的努力,除了“三害”,到上世纪70年代,昆山已经成为苏州地区发展比较好的,是全国有名的“大粮仓”。那是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昆山为什么落后了呢?因为思想不解放,没有及时发展工业,也就是没有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

当时昆山人有几句顺口溜:田多劳少,产量不高,贡献不小,分配蛮好。虽然我们的亩产不是太高,但是田多,对国家的贡献不小,每年要交给国家4亿多斤商品粮,所以收入也不算少。大家已经很满意了,觉得生活蛮好。哪怕周边兄弟县市的社队工业(后来的乡镇工业)都干得热火朝天,常熟等地的工业产值几乎比昆山多一两倍,昆山人还在那里自得其乐。因为背了一个“田多劳少”的包袱,昆山不敢搞工业,害怕发展了工业影响国家任务。但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是18万劳动力,到了80年代是30万。同时因为搞水利等工程,土地量在减少。此外,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所以不是“田多劳少”,而是“劳多田少”了。当时县委县政府统一了思想,一定要发展工业。

昆山属于农业县,搞工业的几大要素——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管理经验都没有。怎么办?想来想去,我们这“五缺”,上海都有。那就充分发挥昆山离上海近的优势,借上海的“东风”来发展。我们首先开了个家乡人座谈会,把在上海包括全国各地的特别是上海的昆山人请来,帮忙出点子、找项目。大家非常踊跃来参加会议,而且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特别是介绍了一批上海的企业家来昆山考察。很快地,各行各业都跟上海搞了联营,纺织工业更是全行业跟上海联营。“要发展,靠上海”,成为昆山百姓家喻户晓的口号。

后来机缘巧合,我们又抓住了和贵州风华冰箱厂合作的机会。很快,一列火车把整个风华厂全部拉了过来。由此我们受到启发,大“三线”大有文章可做!然后把“联合”的思路延伸到了“三线”军工企业,扩散到全国各地,这就形成了我们“东依上海、西托三线”的工作思路。昆山就是这样起家的。通过横向联合,摘掉了“小六子”的帽子。到1989年,我们的人均收入已是苏州6县第一,在省里也名列前茅了。

“敢想、敢当、敢为”建设“自费开发区”

在发展横向联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城区不够用了,很多项目没地方放,就考虑要搞个工业开发区。1984年夏天,在老城东边划出了3.75平方公里土地。当时就叫“工业小区”“城市新区”。

要建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个建法?我们完全没有经验。于是先去学习。到上海闵行工业区、蛇口工业区看了发现,他们有钱,是土地全买下来、招商就投资的,但是项目很少。我们没钱,不能学他们的建法,只能是“富规划,穷开发”。于是先请了上海规划委员会的专家,做出一份好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不摆阔气,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边开发边建设。如对土地实行用到哪里、征到哪里的办法,对工业设施搞企业化融资、不大包大揽,由此节省资金。别的开发区每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投资1亿元,我们只需1千多万元,就实现了“七通一平”,即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排水、通煤气、通蒸汽和道路平整。很快企业都来了。

靠着“敢想、敢当、敢为”的一股子劲,“不等、不靠、不要”的昆山人,自筹资金,办起全中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 1987年,中央领导来到昆山视察,看了一些企业,问了一些问题。知道我们开发3.17平方公里只用了1200万元,而且全靠自费,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人民日报刊发《自费开发——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篇通讯,和《“昆山之路”三评》的评论员文章,就是根据这个写的。此后,经过申请,昆山开发区很快获批为江苏省经济开发区。

“抢”来的第一个合资企业

我们的横向联营,先是和上海,然后是“三线”,再扩展到全国、海外,也就是后来的外向型经济。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之路。其实办开发区之初,我们就分析形势,觉得再去走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只会永远落在兄弟县市的后边,应该抓住机会,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

我们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可以说是“抢”来的。昆山县人民银行和计委的两位同志,在苏州开会时偶然得知消息,日本一家手套企业有意到苏州来办厂。那段时间,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开发区的昆山,谈得最多的就是为开发区招商引资,所有人对此都很敏感。于是,他们马上告诉我。两个小时后,我就赶到了苏州,找到轻工局的局长,要求给昆山一个机会。经过几番软磨硬泡,终于让那位局长松了口,同意外商来时带他去昆山看看。

1984年秋天,日本企业家三好先生来到了昆山。其实他很谨慎,已经考察了很多地方。昆山的条件不是最好的,当时开发区的路还没铺好,但我们的热情诚恳感动了他,然后又在约定好的3个月内修好了漂亮的道路,他很敬佩,终于同意来昆山投资。正式谈判了,因为刚开始和外国人打交道,什么都得从头学起,连翻译也是到苏州外办借的。通过艰苦的谈判、辛苦的建设,1985年2月,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正式开工投产,这是昆山开发区也是整个苏州市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苏旺你很快盈利,合资双方都得益,而且日方得益还比我们多。三好先生很高兴,就把他在韩国的一个独资企业转移到了昆山。1988年,苏州第一家也是江苏省县级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在昆山开始投产。苏旺你的成功,引发了许多日本商人对昆山的兴趣,不少日本企业到昆山落户。

昆山能够有今天,是天时、地利、人和相统一的结果。“天时”就是改革开放的东风、党的英明政策,我们跟上了步伐,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一切从昆山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改革开放的路子走。“地利”就是充分发挥昆山的地理条件、区位优势。“人和”就是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当时很多项目都是大家去找的,所有干部群众一齐上阵、全力以赴,昆山的成功是全体人民的功劳。因此我觉得,“昆山之路”精神是可以用这六个字概括的:唯实、扬长、奋斗,一方面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有人的奋斗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我相信,未来昆山发展一定会更好!

(作者系原昆山市委书记,张宁整理,本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