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树行业新风 展交通风采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文明创建巡礼
本文字数:4718
■ 编者按
“十二五”以来,江苏交通运输行业在“铺路架桥、行善积德”传统文化滋养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突出行业文明创建,抓规范、强服务、创特色,不断提升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在交通运输业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涌现出一批刻苦钻研、默默奉献的劳模先进,全国重大典型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大湖卫士”马浪岗海事所、“最美养路工”任同昌、“挖掘机大能手”刘二伟、“节油大王”乔森……
这些劳模先进是时代的骄傲,更是江苏交通运输人的骄傲。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当前,我省交通运输干部职工正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广大交通运输职工的努力奋斗,更加需要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需要传递和释放这些催人奋进的正能量,推动江苏交通运输事业迈上新台阶。
■日前,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亲切会见荣获全国“时代楷模”殊荣的上海铁路局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先进集体,并与四代职工代表合影。
于先云/摄
南京火车站“158”:用真情接力雷锋精神
“身边的楷模是最好的榜样!在两代劳模的带领下,雷锋精神一点一滴在我心中扎下根,做一个像雷锋那样的人,为旅客送去亲人般的温暖,成为我无怨无悔的选择!”6月初,南京火车站“158”雷锋服务站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第三代学雷锋带头人施凤英如是说。会场上,黄吉莉等5位报告团成员的真情讲述,还原了47年来一代又一代南京火车站客运员为南来北往的困难旅客提供温暖服务的感人事迹。
“158”就是“义务帮”的意思。“158”雷锋服务站前身是南京站“学雷锋班组”,成立于1968年,是专门为老、弱、幼、病、残、孕等有困难的旅客提供义务服务,这在全国铁路系统是第一家。自成立以来,服务困难旅客100多万人次,仅2000年以来就收到感谢信7400多封,锦旗174面,先后获得全国和省级荣誉表彰40多项,涌现出全国和铁道部劳模等先进人物20多人,被旅客们誉为“爱心驿站”、“温馨家园”。
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四代铁路人,47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学习雷锋、关爱旅客,奉献社会、传递友善的感人事迹。今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先进集体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是铁路系统首个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先进典型,是铁路系统的光荣,也是江苏交通系统的骄傲。
现在,新一代“158”人正在茁壮成长,黄吉莉干练稳重,处理情况妥善周到;马晶热情似火,被旅客当做知心朋友;许慧玲心细如发,深受老人小孩喜爱。发微信、微博,上QQ……通过现代化通讯手段,“158”的服务内容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扩大,“义务帮”的爱心接力范围也在扩大。
“闯王”陆生华:工程检测永远在路上
陆生华从最初的一名普通来宁务工人员,历经锤炼,现已成长为南京公路建设行业的一名技术能手、优秀技术主管。
公路试验检测是一项重体力活,不仅需要在公路现场扛着很大的锤子打洞,更需要自己动手调配浓盐酸、氯化氮等化学试剂。每天应对复杂施工环境,甚至背负沉重的检测仪器徒步往返数十里路都是家常便饭。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陆生华每天6点钟就上路了,晚上还要打着手电筒加班到12点左右。查机械、验土质、做实验,往往找出来一个小问题就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虽然费尽周折,但每次把问题找出来后,就特别兴奋。”这些挑战,让陆生华更加坚韧,也具备了更多面对挑战的能力。
试验检测也是一门技术活,陆生华凭着一股“闯劲”,克服了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在绕越公路东南段二标项目部,陆生华所带领的试验团队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设计C50混凝土配合比。这项设计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水泥的掺配量很难把握,以致整个配合比设计的过程都需靠不停的试验来完成,一般的项目遇到该类配合比设计,就会委托给有资质的外单位去做。而陆生华并没有退缩,他用了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开展了连续的高强度试验工作,用来做试验的小石子也堆成了山,通过一遍遍的实验、一遍遍的对比论证之后,高标准按时完成了这项配合比设计。不仅各项指标满足质量要求,还给公司节省了可观的经济成本。
陆生华是工作上“拼命三郎”,为疏港一级高速公路建设,他曾为了一个施工程序而寤寐不宁;为保证集体荣誉,他曾经忍着病痛,代表宁淮项目部完成了江苏省试验技能比赛;为突击“南京南站6.30”节点,他曾三天三夜驻守在南京南站集疏运道路工程的建设工地,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展。可在陆生华的心中,却装满了对家人的爱和愧疚……
虽然学历不高,可在前进的路上,陆生华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先后取得了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等多项执业资格证书。常年带领“陆生华检测组”试验检测团队,他自创了“草根管理法”,从2001年到2014年,陆生华从最基层的工人到公路试验检测管理者,在多次获得交通行业各级试验比赛个人奖项、团体奖项的同时,也获得了市劳模的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陆生华检测组”获得南京市工人先锋号的称号。
徐州汽车客运西站:“亲情驿站”温暖八方客
为旅客做好事近5万件次,照顾运送特殊旅客6900余次,为困难旅客提供援助资金15912元,拾到并归还旅客财物价值30余万元,收到表扬信(意见)270多条,锦旗13面……这是“全国文明单位”徐州客运西站爱心绽放的数据,13年,从徐州市文明单位到全国文明单位,西站用责任、亲情和奉献温暖着八方旅客。
作为交通运输部一级客运站,徐州汽车客运西站承担着市区西向、西北向旅客运输的重要任务,是徐州的西大门。为让旅客在徐州感受到家的温暖,2002年10月,由16名年轻出色的女同志组成的“亲情服务班”成立,13年已匆匆而过,但她们的亲情服务却一直延续,怀揣真情、奉献真爱,铸就“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永恒承诺。
“客运站就是我们的家,来到客运站的每位旅客都是我们的亲人”这是亲情驿站工作人员一直坚守的理念。随着人流量的增大,为满足不同旅客的多元需求,徐州汽车客运西站注重从小处细处入手,体现亲情关怀,为老弱病残孕提供全程服务;集中开展培训活动,聘请旅游学校的教师对站务人员进行迎客、售票、检票、接待、导乘等方面的规范化培训;重要服务岗位人员还将进行英语、哑语、服务心理学等知识的培训……所有工作人员把亲情融入日常服务中,使旅客感受到亲情般的关怀,感受到“到站”就是“到家”的温暖。
工作之余,班组工作人员还热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发挥“爱心救助基金”作用。2006年以来,车站利用职工自发捐款设立的旅客救助基金,为困难旅客、困难学子提供援助金87125元。亲情服务班还与两名贫困小学生建立了帮扶对接,车站亲情服务人员常年帮助他们购买衣物、学习用品,发放助学金,使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把亲情服务延伸到社会。
多年来的艰辛与努力结出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交通系统文明示范窗口、第三、四届江苏交通十大服务品牌、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交通部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成为交通行业先进集体的典范。
■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挂牌。
“吊桥状元”黄磊:技术上精益求精
18年的奋斗,他完成了一个从技校学徒工到江苏省桥吊比武状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的华丽转变,他就是南通港口集团集装箱分公司桥吊司机黄磊。
1997年4月,黄磊开始学习驾驶桥吊。桥吊司机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需要灵敏而又稳健的实践技术。白天,黄磊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操作练习上,晚上躺在床上也琢磨驾驶的技术要领。经过100天的训练后,黄磊终于单飞了,第一个航次做的就是出口荷兰的“爱瑞巴斯”轮。作业过程中,黄磊牢记师傅的叮嘱,按照操作规程,大车对位、对箱号、闭锁、起升、目测前横梁、小车到位、对蘑菇头、吊具下降、开锁,每一个动作都完成得干净利落,赢得了师傅和同事的称赞。
南通港是上海港的喂给港。来这里作业的船舶,60%以上是小驳船,南通港的内支线船舶又特别多,一条小驳船,三四十只箱子,有的是到外高桥一期的,有的是到二期的,更有到三期四期五期的。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这些小驳船,一般没有绞缆机,吊一只箱子后,驳船的移位就会有一公尺,稍不留神,箱子就会砸进船员生活区。因此,大车就得不停地来回行走,随时适应驳船的变化。10多年来,黄磊装卸了40万只集装箱从未出过差错。有时哪怕船员说“OK”了,他还要固执地将箱子调到最佳位置。 2006年,黄磊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近乎完美的操作技能,在江苏省港口职业技能大赛中,技压群雄,一举夺得了江苏省桥吊比武状元。
夺得状元后,黄磊更加精益求精,他还总结出了又好又快的“黄氏工作法”。如“大车定点,小车跟关”,“两头慢,中间快”,起吊时和出船舱时一定要慢,而当箱子下降到集卡,或是将箱子卸到地面时则要慢,另外对吊具的运行轨迹要有预判性等。
黄磊从1999年开始带第一个徒弟起,至今已有了15年的时间。他的第一个徒弟在第二年公司技术比武中就获得了第一名。今年公司比武的第一名又是他的徒弟。如今,公司近半数桥吊司机出自他手中,南通市技术比武获得前4名桥吊司机中有3名出自黄磊手下。
扬州交通运输局:打造服务“明星品牌”
“一路通”、“邮乡阡陌服务组”、“张彤驾驶班”、“爱心车队 ”……这些被大众所熟知的交通品牌都来自一个地方——扬州交通运输局。近年来,扬州交通运输局一直努力打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交通团队,在文明创建、品牌建设、典型树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荣获多项殊荣:省交通运输系统作风建设优秀单位、省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
交通窗口“一路通”
“扬州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一路通’,既有交通运输行政许可服务洒满阳光、一路畅通之意,也有交通运输窗口努力提供令人满意的绿色通道服务之愿,反映出交通运输部门为民服务的理念。” 运管处工作人员说。
交通服务窗口是交通人与百姓交流的第一通道,直接关系到群众对交通人工作形象的判断,因此,扬州交通运输局在当地率先实现“流程全公开、痕迹全保留、上下全互动、考评全自动”,使市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持续保持“五星级”服务窗口荣誉。
的哥的姐走进“业余党校”
目前,扬州市拥有出租汽车企业19家,驾驶员近4000人,其中,党员有33人。由于历史和职业的原因,的哥的姐党员长年在外奔波,远离家乡,导致党员信息交流不畅,失去归宿感。2012年,经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批准,客管处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的哥的姐“业余党校”,次年成立了“党员服务站”。
自党校成立以来,扬州市客管处党支部广泛开展党课、外出学习参观、歌咏会、座谈会等活动,在帮助的哥的姐们提升自我的同时,还不断传递一股“正能量”,把全社会的资源凝聚成交通事业发展的合力,使整个城市客运行业文明之风春意盎然。获得了扬州市“工人先锋号”、城市客运行业“先进集体”、全省出租车行业十佳品牌车队等荣誉称号。
“邮乡阡陌”服务到村头
这里是可供农机手歇脚的站点,这里有一群养护农村公路的草根工程师,这里是村民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尽力尽快解决问题的班组,这里就是“邮乡阡陌服务组”,高邮市公路管理站推出的全省首个直接为农村公路服务的品牌,2012年被命名为第三届江苏公路服务品牌,2014年被评为第五届江苏交通运输行业优质服务品牌。
“邮乡阡陌服务组”扎根水乡大地,无论严冬酷暑、刮风下雨、上班下班,只要路上有特情或基层有急求,服务组都会及时赶到现场。
到目前,服务组共处置各种公路特情80多起,深入农村公路一线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咨询达600多次,帮助解决各种问题200多个,“让公路畅行,令群众满意”成了服务组人员的最大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