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政协委员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降低民营企业负担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本文字数:1450

本报记者 王鑫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营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专门作了表述。在省两会上,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也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进一步合理减免民营企业税赋

“俗话说‘小河有水大河满’,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活水之源,只有民营经济这条‘小河’保持着涓涓细流,全国经济这条‘大江大河’才能波澜壮阔。”省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委员、江苏绿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达华表示,在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下行、市场需求不振的形势下,只有切实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帮助民营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才能应对挑战。

为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有效降低民营企业发展成本,孙达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从政策层面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发展成本。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民营经济工作机制,提高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加强和重视工商联、商会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优化市场要素配置,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合理减免民营企业的税赋,对企业新购进的用于替代劳动力的设备给予加速折旧抵扣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加大清费减负力度,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目前,江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户数800万,民营工业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占全省77.2%,成为重要支柱。省政协民革界委员、江苏国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慧在调研中发现,在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研发投入水平低、研发人才匮乏、品牌专利少等情况,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和高质量发展。

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康慧表示,主要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资金有限且融资困难,技术创新后劲不足, 产学研合作不充分,企业孵化器功能不完善等。她建议,深化产学研合作,倡导“互联网+科研”,推动民营企业顺应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去研发产品。推动民营企业与各个科研院所更好地交流合作,及时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完善对科技人才的鼓励激励机制。

她还建议,加强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产品企业的支持力度,助推民营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驱动。发挥科技创新孵化器作用,建立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各类孵化器载体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孵化效益。

实施智能制造助推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省小微企业专业化生产程度逐步提高,分工越来越细,迭代创新越来越快,同时面临着产品门槛低、劳力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生产波动大等诸多困境。在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扬州市委主委徐晟看来,实施智能制造是中小微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新引擎,可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工效、有效降低成本,有利于环保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当前,不少中小微企业有提高智能化水平的想法和需求,但却对智能制造认知不足,同时自身力量薄弱、技术能力不强、人才队伍缺乏,转型升级有心无力。

对此,徐晟建议,政府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职能,通过举办企业智能制造方面讲座,加强智能制造知识普及,设立“智能制造”专项扶持资金和银行专项无息贷款(贴息),加大智能制造企业奖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多形式建设区域智能制造科技研发和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智能制造主体,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精准定制升级方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协同培养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