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快乐达人

从下岗职工到盆景制作大师

——记芮新华和他的盆景艺术

    本文字数:1250

记者 邹凌  通讯员  王拯

图为芮新华在修理盆景

 

走进南京城南一处占地近100平方米的院落里,仿佛置身于名山大川之中,屋里屋外到处都是青山绿水,不仅山峦叠嶂,清泉潺流,而且古木参天,松柏飘香,这便是被南京市职工称为“金陵半亩园”的盆景世界。园主人叫芮新华,是南京市职工盆景协会会长。

醉心半亩园里的咫尺世界

 芮会长原是南京针织内衣厂的普通职工,白天工作,晚上便利用业余时间养花种草。1985年下岗后,在南京夫子庙花鸟鱼虫市场租块地做起了小盆景的买卖,他做的小盆景价廉物美,很受老百姓的欢迎。1985年底,芮新制作的山水盆景在中国盆景大赛中获二等奖,这是他下岗后小试牛刀,将精心制作的盆景送展参赛,不料一炮打响,成为第一个在专业盆景大赛上获奖的业余选手;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在盆景制作这条艺术道路上一干就是30多年。

“我的盆景创作之路走得很不容易!” 芮新华感慨地告诉记者。不用说制作盆景所吃的苦,就是外出看到心仪的石头往回带,就拉坏了10多个旅行箱。每次出游回来,旅行箱里装的不是食品和纪念品,常常是满满一箱石头。经过芮新华的刻苦努力和精心专研,他的盆景制作取得了可喜成绩,30多年来,他制作的盆景荣获大大小小的奖项40多个,其中,《峡江帆影》获2010中国南京(BCI,国际盆栽协会的简称)盆景精品邀请展金奖,《六朝遗韵》柏树盆景获2012年第八届中国盆景展金奖,同时获国际盆栽协会(BCI)50周年庆典暨2013扬州国际盆景大会金奖,2011年10月,芮新华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称号。

从自然造型到无声的诗

一盆好的盆景制作就是一首无声的诗,从选材到成品一步一步都非常讲究。芮新华所创作的盆景强调的是诗情画意。无论是《峡江帆影》,还是《六朝遗韵》都验证了苏东坡的那句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要让一盆盆景成为“无声的诗”绝非易事,它不仅需要着作者的眼光,更需要作者的文化内涵。芮新华在这方面可没少学习,他从小就爱好艺术和收藏,上山下乡的时候见到喜爱的绘画就从报纸上,或宣传画册上剪下来,贴在预先准备好的小本上,一有空便翻开小本子欣赏和学习这些画作;之后又开始收藏烟标、邮票等,他收藏的烟标和邮票大多与山水、花卉有关,这为他后来制作盆景打下了基础。他知道要成就优秀的盆景,作者不光是要游览名山大川,见多识广,还要多读书,通书画,知音律。空暇时,他除了读书就是看绘画作品,从绘画作品中汲取盆景创作的营养,如《峡江帆影》的创作就来自于张大千的《出峡图》,盆中群山峻岭,树木葱郁,大有唐李白“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的诗意。

芮新华山水盆景制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取自于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山水画创作“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是以仰视、俯视和平视的透视,来表现山水气势。他希望用“三远”法来体现金陵盆景的艺术风格;过去人们一提到盆景流派就会想到扬派、苏派、岭南派等,谈不到金陵派,因此,他在这方面进行的大胆创新,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不断探索,他的盆景制作终于体现出自然奔放、飘逸清新、古拙浅奇的艺术风格,使金陵盆景得到了应有的地位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