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从田园到宜居 看未来你住的村子有多美

    本文字数:922

“留守儿童有没有活动区域?”、“宜居村庄如何以人为本?”、“景中村怎么解决视角难点?”……日前,在南京江宁石塘人家举行2018第五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决赛现场,主办方让参赛选手现场对决,展示作品,接受评委各种尖锐的提问。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赛前会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领衔的大赛评审委员会成员,观看比赛后,还启动并见证了大赛获奖作品项目落地签约仪式。

今年大赛延续了去年“田园乡村”的主题,围绕“新时代、新乡村、新生活”,以“宜居乡村·我们的家园”为题,对农房、乡村公共建筑及村庄环境等进行创意设计,给乡村注入文化元素、发挥创意力量、激活乡村价值,回应乡村居民拥有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共同推动营建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宜居家园。

南京江宁区钱家渡村是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地处城郊结合部,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环境。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奚涵宇团队,提出了“渡田居——城郊融合视角下的钱家渡乡村振兴”设计方案,抓住钱家渡村的主要特点,突出了该村田野环境下滨河渡口文化特色。“首先是对钱家渡村原有的三河交汇水资源整合,然后对滨水景观进行设计,另外一方面是对现有的农田资源进行整合,保留了一些农田的景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新,保留了乡村原有的农田味。”奚涵宇介绍,他们设计方案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的因素:渡——水岸码头的传统历史文化;田——乡间田野的农耕生态气息;居——主客共享的滨水良居环境。“较好地挖掘了乡村中乡愁的记忆情怀和适宜的形态表达,使乡村既有文化传承发展,又突显当今生活气息。”“渡田居”作品得到了评委的肯定,最终以93.54分夺得大赛学生组金奖。

从田园到宜居,乡村规划以美为点,更要以人为本。学生组参赛作品中,不少都考虑到村居现状,更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评委傅筱认为,“口袋生城”提出了微介入理念,并借助互联网时代的APP,在村民自发更新与建筑师的专业指导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乡村改造中较好地探索了公众参与的价值。他提醒,“试图简单地以城市资本介入乡村复兴,用专业化大规模重建的方法保护传统聚落风格的做法,都将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乡村是村民生活的场所,应当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想法!”

 徐华峰 王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