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悦读悦美】

语言的张力

    本文字数:1283

前两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一棵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大树。这棵树树冠巨大,腰围也很粗壮,一看就是古树名木。只因周围全是这样的树,从而没有那么“鹤立鸡群”。我还为这张照片配了一句文字:那些高大而健壮的树,是上天赐予大地的礼物。这是一个比喻,我把这棵树比喻成上天送给大地的礼物。不一小会儿就有很多网友评论,其中有位网友的评论令我拍案叫绝。他说:“这些树难道不是大地的胡子么?”你看着,多么美的比喻啊!他把地球想象成一位成年男子,把大树想象成男子的胡须。地球存在亿万年了,正处于成年阶段。这些健硕的大树,生命力也正处在壮年。这其中使用的不单单是比喻一种修辞手法了,还有夸张。他把地球夸张成一位男子,把大树夸张成这位男子的胡须。甚至还有哲学意味在里面。这样的语言,只需要稍加想象就不难在脑海中绘就图形,这样的语言是有立体感的,语言的魅力大概就于此吧。

以前,刚开始学写小说时,一些作家前辈就和我说过。我小说里的故事很美,但是语言的张力不够。我一直思索什么是语言的张力,如何才能让我的文字具备这种张力?或许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大悟。所谓的语言张力,就是你的语言给读者的想象的力度。这种力度是否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是否可以让人过目不忘。比如上文举的例子,这句话就给我很强烈的刺激。使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着这句话。

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学的语言一定要有张力,尤其是诗。甚至还把诗的语言的张力,认定为好诗的要素。你细细想一想,你能轻而易举记得住的诗句,往往是富含语言张力的。我随便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李白《静夜思》首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深夜,明月照我床。恍惚中,作者把月光想象成了地上霜。时间、地点、季节时令、作者的状态等等这些信息密集地隐藏在这短短的一诗句中。但是,你丝毫感觉不到生硬,语言的张力和诗句的意向浑然一体。这是巧夺天工的诗人才能达到的。这是把诗歌赋予自然,这是自然之诗!

具体聊下语言的张力,赵京战先生在《语言的张力》一文中认为,语言的张力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语言所表达的信息量的密集度;其二是指语言表达方式的弹性度。我们还以李白《静夜思》为例,首句,不难看出其中信息量的密集度。上文已经说明,这里不再赘述。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体现表达方式的弹性度。作者抬头低头的举动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但是给读者的想象的长度是无穷的,是很具有弹性的。

更学术一点的表述是,所谓诗歌语言“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这句同样引自赵京战《语言的张力》)换而言之,一篇文章,一首诗歌如果想要他具备语言的张力,一定要蕴含深刻的哲理、耐人咀嚼的意向和令人回味无穷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故意设置语言障碍,自己造出个什么句式、词语。让读者读不懂,还说这就是语言的张力。

去年开春,我写过一首小诗发在诗歌群里。因为当时没有及时存下来,丢掉了。我记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露水把青草的叶片当做滑梯。”很美,很可爱。自恋一下,我认为这句诗就很有语言的张力。

 许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