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创新创业、科技惠民”征文

一个残疾人,发明一大堆

    本文字数:1231

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 夏友军

先后获得5个国家实用新型和2个发明专利的李光华,是个二级视力残疾人,但他摸爬滚打近20年,用惊人的毅力建起了一个产值超百万元的新型电动车厂,而他招收工人的第一个条件必须是残疾人。

李光华1975年出生在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高庄村,2岁时患青光眼被误诊为角膜炎耽误治疗,5岁时因眼压高导致视神经烧毁,落下终身视力残疾。从那时起,李光华就从别人的议论中,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也养成了同龄孩子少有的坚强性格。

逐渐懂事的他,受到机修工父亲的熏陶,对机械产生了浓厚兴趣。1997年,李光华花了9000元买下了镇粮管所废弃多年的旧面粉机,足足用了1年多时间进行改装。没想到,本来破烂不堪的面粉机经他一捣鼓,又重新焕发了活力。1999年,李光华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加工面粉,这也让他第一次尝到成功的喜悦。可当时粮食属于国家统购,不允许个人加工收购,被相关部门查处后,李光华忍痛关掉了面粉厂。而后,李光华又进行母猪繁殖,高峰时期饲养到30多头,可又因“非典”影响,经营一落千丈。

“残疾人也不应该被人看不起,我要过上超过平常人的生活。”经历几次挫折,向来不服输的李光华反而越挫越勇,重新开始了曾经让他伤心的发明创造——专心研制新型面粉加工机械。没有资金,他就从亲朋好友手里借,几年来,先后研制出分离分皮全风运磨粉机、分蕊分皮全风运磨粉机等5个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和全风运双提蕊高效率自动磨粉机1个发明。新型磨粉机实现皮面分开、皮不进面,比传统磨面机出面率高,且质感、口感、光感都好一个档次。因为热心发明,2001年8月,李光华还被北京博大创新科技中心聘请为中心研发工程师兼顾问。

2012年3月,李光华研制的自动卸料电瓶车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次,李光华看到了自动卸料电瓶车广阔的市场,预制板厂、轻质板厂、砖瓦厂、建筑队、奶牛场等都对这种车有需求。李光华决定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工厂。2012年,当他把重新创业的想法跟家人一说,自然立刻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李光华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他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别人差!”

关键时刻,父亲和弟弟给了他莫大的鼓励——看准就要干!爷仨租下了废弃的学校,建起了厂房。产品是李光华设计的,匹配的组件必须他自己进货,小到一颗螺丝钉、一个控制器,大到轮胎、钢材。 2013年,当年组装的20余台自动卸料电瓶车全部售出;2014年,100余台自动卸料电瓶车远销新疆、青海、山东、湖南。更让他高兴的是,在全国最大的工程车集散地山东有了他固定的经销商,慕名而来的客户和订单也越来越多。

规矩做人,踏实做事,良好的信誉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慢慢地,李光华的文博机械公司走上了正轨。2014年,企业扩大生产招收工人,招收条件第一条必须是残疾人。李光华说,他是个残疾人,更知道残疾人的艰难,他们会因为这个岗位来之不易而把事情做到极致。“我的生命属于发明,我的生活因发明而充实,以后要为社会、为残疾人发明更多的东西。”李光华说,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会办一个福利企业,把更多的残疾人组织在一起,让残疾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自身价值,自强不息,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