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创新进行时

“80后技术男”5年获16项专利

    本文字数:1154

记者  王槐艾

中等身材,个头不算太高,却有着昂扬的精神头儿;戴着眼镜,目光清澈,刚开始话语不多,但谈到专业技术时,却又变得滔滔不绝……第一次见到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吴战宇,就觉得他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但就是眼前这个“80后”,工作5年来,参与多项国家(省)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参与制定产品技术标准3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取得专利成果16项。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不少蓄电池开发企业也想借机拓展市场。然而,一个难题横在了这些企业面前,那就是蓄电池在低压状态下会加速排气,随之失水加快,寿命就会大打折扣。这是研发高原地区蓄电池很难跨过去的坎。

2009年,到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不久的吴战宇,萌发了开发一款高原地区专用蓄电池的想法。由于没有前人经验,吴战宇只能一切从零开始。他把高原地区一年四季的气温、气压等数据搜集过来,细细研究。

“蓄电池的阀门是蓄电池和外界连通的桥梁,研发高原专用蓄电池的一个关键就是阀门。”吴战宇说,他每天拿着各处找来的关于蓄电池阀门的文献钻研。一有时间就和团队论证分析阀门的材料、硬度、规格。试验期间,每年工作人员都要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搜集数据。

2012年,“高原专用胶体蓄电池”在中西部市场一炮而红。目前,青海地区市场占有率95%,西藏等地区占有率超过90%。

一战成名,吴战宇并没有感到飘飘然。在他看来,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责任企业——企业应该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善待环境、善待资源。

节能降耗、节约成本,是吴战宇一直努力的方向。“蓄电池电解液如同人的血液一样。传统的电解液是液体状的,而我们研发的胶体蓄电池如同凝胶状。”吴战宇说,为了电解液正常工作,需要在其中添加二氧化硅来锁住水分,延长其寿命。

如何调配添加材料,成了吴战宇钻研的目标。终于,吴战宇在不牺牲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添加剂的用量。“一般添加剂用量在50%~60%,经过改良后的产品用量在20%~30%。”吴战宇说,这使得公司产品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节能减排降成本。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聪明人,但是企业更需要的是主观能动性强的员工。”吴战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从来不会被自己身上的光环所局限,就像蓄电池,上班会放电,下班要充电。2012年,吴战宇获得了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博士后学历。近年来,他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同行引用60篇次;新申报专利16项,授权专利6项;参与制定产品技术标准3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

除了做科研,吴战宇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翻译外国文献。在一般人看来,外国文献资料是晦涩的,但在吴战宇看来,这可都是宝贝。他花了6个月的时间翻译出一本国外蓄电池文献,在翻译过程中思考、发问、提升。5年时间,让吴战宇成为了行家里手。现在的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省)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