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全国劳模、徐工工段长孟献群——

用实干擎起企业的世界级愿景

    本文字数:2215

本报记者 谢丹娜 胥明虎

【人物档案】孟献群,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六分厂调试综合工段段长,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和徐州市劳动模范、省青年岗位能手、市优秀党员、集团及公司十佳员工、先进生产者等荣誉。

22年前,退伍进入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六分厂工作,孟献群刻苦钻研操作技能,长年自学专业书籍,一步步从普通的调试工,成长为管理出色的调试综合工段长和综合素质全面的高技能人才,担任液压劳模先进创新团队负责人、公司内训师,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断超越自我,今年被表彰为全国劳模。

“干,就干最好!” 

汽车起重机调试岗位是露天作业,在滴水成冰的冬日,手一按到冰冷的铁块上就能给粘住;而到了烈日当头的夏季,地表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起重机晒得“放个鸡蛋都能烤熟”。加之调试工作需要液压、电气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工作难度、技术含量很大。

孟献群进厂后,选择了这个最艰苦的调试工岗位。部队生涯锻炼了他的意志,他把军人的优良传统带到了企业,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穿到实际行动中,用重型人的话说就是“敢啃硬骨头、敢打大硬仗!”

他不断给自己订下强制性学习计划,先后自学了《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器控制》等多门专业课程。工作中,他把岗位作为不断学习理论、持续积累实践经验的起点,从小技改、小攻关、小创新、小改造入手,有时为了一个技术难题,他会问遍每一个现场工程师和技术员,从产品的结构原理、电路油路以及装配过程,一直问到调试工艺要求……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孟献群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被员工称为“土博士”,被推荐为岗位技能拔尖人才。

孟献群发现QY20T吊臂支架与吊臂间隙过大,影响了产品外观质量,就把20台产品车控制在交库工段,及时向公司技术部门反映,并联系配套厂家。配套厂家赶来后,他带领员工一直配合工作到夜里一点多钟,把20台产品车吊臂支架全部更换,确保了产品合格入库。

徐工的自主创新不仅仅依靠高级科技人才,一线工人也功不可没。孟献群大胆改进了起重机液压管路的安装技术,使每台起重机节约成本近400元,一年为厂里节约成本63万元。而在“起重机卷扬提升速度优化改进”项目中,每年就为企业节约成本22.88万元。

徐工重型六分厂党支部书记袁尹告诉记者,孟献群带领的液压劳模创新团队已连续6年参加全国机械工业QC发布,并获得了1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同时创新工装12件,在产品创新上取得了454项的优秀成绩,产品创新效益上千万元。

像钉子一样扎在岗位上

孟献群以岗为家,时刻坚守在露天调试作业现场。他坚信,凭借自己粗糙的手和强壮的臂,能够托起公司“做世界级企业、铸世界级品质”的梦想!

为此,他一心扑在岗位上,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很富裕,相反留给自己生活上的时间却十分吝啬。在他的工作日志里,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加班到深夜是平常事,许多个节假日,他都是和一线的员工在一起度过的。

作为一名国家级劳模,一名优秀党员,孟献群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坚决保证每道生产环节的质量,让检验员放心、让用户满意。他调试的产品台台质量过硬,从没出现过任何问题,而且调试速度又快。他宁愿牺牲自己的时间,也要尽快让客户将车提走。他的工作态度曾经感动了许多国内外客户,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孟献群总是把好干的活让给别人,难干的留给自己,还经常主动帮助员工解决难题,为此不知耽误了自己多少时间,他就利用节假日和下班时间再补回来。一次,为了帮助同事修理损坏的臂端滑轮,他搭上了自己的半天工作时间,帮人家忙完了,才去加班干自己的活。那天,他一直忙到深夜。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干,他总是说:咱是党员,又是段长,就得这么干!

工作在孟献群的心目中永远至高无上,他就像钉子一样,牢牢扎根在了工作岗位上。同事们还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新品调试的任务下达之前,孟献群已经来到医院手术室外,即将做腰部囊肿手术!此时,一个电话打来,他二话不说就离开了医院,胸中奔腾着一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热血,身后留下了医生不解的眼神。

让员工都成为工人专家

孟献群常说,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家人的全力支持,更离不开企业的精心培养。他总感到社会和企业给予自身的太多太多,而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又总是太少太少,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奉献、奉献、再奉献。

每精调一种新产品之前,孟献群都要组织工段员工认真学习工艺操作要点,一起制订操作方案,确保一次调试交验成功。为了提高岗位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孟献群自己首先把起重机每一个调试环节、每一个工艺流程都熟稔于心。在此基础上,他结合现场质量案例,手把手教员工如何迅速发现质量隐患、科学分析质量问题、攻坚克难。

仅去年,他就培养技术骨干2人,为新进大学生培训达20余次,共计40多个学时,辅导帮带12人,经验传播受益者达216人。团队支出3000多元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制作《中小吨位起重机常见故障分析》等7个培训课件。

他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就像上紧发条的机器,不停地往返于公司技术部门和工作现场,为参培员工建立档案、落实岗位和产品、协调师资及教室、安排演练场所,甚至连员工怎样利用业余时间消化技术问题,都被他列入工作范围之内。

今年元月,徐工新进了一批转复军人,集团专门安排他开办了劳模成长历程的传授课,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教育转复军人,如何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和技术创新,并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之真正成为企业发展壮大和创造创效的主力军。

“如果员工都依赖公司技术部门发现和解决问题,势必会影响到生产。我要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大家,让他们都成为工人专家。”孟献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