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胡胜:平凡岗位成就非凡“工人院士”
本文字数:2309
本报记者 王鑫
胡胜在工作中向同事传授操作技巧
【人物档案】胡胜,男,1974年1月出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先后荣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数控车第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中电科技集团公司十年百名精英等荣誉。
和善、谦虚、低调、不善言辞,这是胡胜给记者留下的最初印象。这样一位看似平凡普通的工人,却顶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诸多耀眼光环。询问他的成功之道,他坦诚地说:“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在我看来,在自己热爱的行业中认真干个几十年,找到工作的乐趣,就是一种成功。”
勤奋好学成就“中国工人中的院士”
1999年,尚未进十四所工作的胡胜,在数控车操作方面已小有名气,许多优秀企业求贤若渴纷纷慕名而来。一天下午,胡胜刚忙完正准备休息,一个工程师走到他面前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你对军事感兴趣吗?想不想开更先进的数控车?愿不愿意来十四所工作?从小就对军事着迷的胡胜不假思索地答道:愿意!
短短几分钟的“闲聊”,改变了胡胜的人生轨迹,使他走上了为国防军工事业奉献之路。
十四所产品种类多、结构复杂、要求更高。在新岗位适应期,胡胜一边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傅请教,一边不停地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操作技术,在最短时间内胜任了新岗位。
因为要加工一件新产品,厂领导要求3个月内将一台无人会使用的德国设备投入生产。胡胜接下了这项棘手的任务。在不懂德语也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他自己摸索、加工、编程。凭着年轻好学的劲头,胡胜最后仅花了一个月时间便搞清了设备操作原理使其成功投产。
2006年,胡胜被选派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他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南京市比赛第一名、江苏省第二名的成绩,并顺利拿到了全国数控大赛的入场券。“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操作水平都差不多,最终比的是心态和体力。”胡胜告诉记者。全国比赛要求选手们在7个小时内,按照比赛提供的图纸做出一套零部件,对选手的技术和体力要求极高。胡胜抱着学习的心态,从容参赛。他制作的模块精确到了0.01毫米,最终从全国10万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勇夺全国大赛冠军,人生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领奖。
中华技能大奖是工人中的最高荣誉,获奖者被称为“工人中的院士”。2014年,胡胜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技能大奖,成为那届江苏省仅有的两名获奖者之一。“荣誉是褒奖,更是激励我工作中继续学习努力的动力。”胡胜谦虚地说道。
学以致用攻克多项加工技术难题
我国精密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缩短差距,提高精密加工技术水平,胡胜学以致用、潜心攻关,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加工技术难题。
某单元TR组件是中华神盾的关键结构件之一。面对一次成品率低下、人力及设备满负荷而国防建设又急需该产品的现状,胡胜紧急投入到了大量攻关实验中。他创建多种多步序调整方法,从细微处分析总结发现其内在规律。经过艰苦求证,他提出一个配以创新工装、规范操作步序的完整方案,极大地提高了产品一次通检合格率,成功突破了制约批量产出的瓶颈,获得了显著的效益。
某产品研制进入加工阶段,其中主要关键件波纹管的加工任务再次落到胡胜肩上。一群高级技师看到图纸后,纷纷摇头:“从没见过这么小的波纹管,长径比为10:1的内孔里竟然还有很多不规则的槽,所有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简直无法加工。”
胡胜迎难而上。在大波纹管的加工经验基础上,他与技术人员探讨分析各种可能碰到的问题,甚至对每一刀的排屑方向、每个槽的切削速度都做了大量试验,最终通过精心设计的自制刀具、合理的切削方法加工出了合格产品。当质检人员解剖开产品,逐一对不规则槽的尺寸进行检验后,不禁对胡胜竖起了大拇指:精度完全符合要求!
自2006年以来,胡胜共完成生产工时5.5万,加工品种600多项。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毫米波雷达的波纹管一次车削成形、机载火控雷达反射面的加工变形等技术难题,在数控车的宏程序编程模块、车铣一次性加工成形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科研经费近千万元。
言传身教带动团队技能整体提升
作为数控组班组长,胡胜认为,“和谐”对一个团队至关重要。每个成员能力差不多,互帮互助,氛围和谐,这个班组的整体实力才能增强。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胡胜在工作之余,经常总结归纳平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解决方案,整理成口口相传的绝技绝活,形成一系列新的优化工艺,传授给同事。同时,他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经常与同事一起探讨工作中的难点,改进操作工艺,相互学习进步。
他倾囊相助,给予同事力所能及的帮助。2008年,张立松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由于比赛设备和平时操作的不太一样,张立松的压力非常大。了解情况后,胡胜主动找到张立松,不仅传授自己的备考经验,还邀请熟悉设备的老师傅传授操作技巧和经验,帮助他缓解压力。对胡胜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久久留在张立松心中。
多年来,在胡胜的带领下,十四所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他们不仅成为各自岗位的技术骨干,而且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1人获第四届全国数控大赛五轴加工中心第三名,2人次获江苏省职工技能大赛第一名,2人获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第二和第五。8年来,胡胜团队在全国及省、市数控大赛中有20人共计35人次进入前三甲。团队也荣获了“江苏省青年文明号”、“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老胡”是大家对胡胜最亲切的称呼。“我的徒弟们从来不喊我‘师父’,都喊我‘老胡’。他们都是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我很享受这样融洽的氛围。”胡胜告诉记者。
胡胜回忆,当年上学时班上有32名同学,到现在只有自己依然坚守在车工这个平凡但重要的岗位上。“任何工作只有静下心来,一心一意投入,才能真正做好。我热爱数控岗位,会一直干下去。”这是胡胜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