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本文字数:1051

汪志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时候,总听到大人们说这样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我知道那个年代,人的温饱才刚刚解决,对这个“远大”的梦想是可望不可及的。终于,有一天,我去乡粮站交公粮,第一次听到了那清脆的电话铃声,第一次手摸了那个只有在老电影片上才看到的黑色电话。

后来参加了工作,接触到了单位里的一部手摇黑色电话,可它中看不中用,打一个电话,首先要摇把子通知邮电局,再由邮电局接通,费时又费劲,在使用过程中不是断话就是声音太小,这边嗓子都喊哑了,那边还“啊,啊”、“喂、喂”地听不见或听不清。

记得有一次,单位有一个四川的同志有急事给老家县上打电话,早上一上班,我就给他摇电话,胳膊都摇酸了,邮电局那头还是没信号,终于接通了,对方却说,早晨线路紧张,慢慢等吧。早上挂的号,中午1点多才接通,这期间需要有人专门守着。可好不容易通了话,刚说了几句,邮电局话务员说话了,“有紧急电话,线路忙,快中断电话。”那个时代的电话,让人说不清,道不明。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后来,一些大中城市开始有了拨号电话,这种电话的通话区域仅限在本地和本电话局。如果打长途,还是要通过邮电局的话务员去连接。八十年代中后期,我经常出差,可每次从出差地给单位打电话时,一等就是数小时;有时要打往偏远小县城,一等就是半天,一个挨一个,费劲又急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到八十年代后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有了好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成了很多人向往的生活标志。当时的电话仍属于“紧俏商品”,算上初装费和选号费等费用,装一部电话需要耗费数千元,所以电话只在一些较富裕的城市家庭逐渐普及。“大哥大”在那时兴起并风行一时,一部一两万元的“大哥大”成了身份和富有的“象征”。

如今,装电话不用交费,还赠送手机和话费,尤其这五年,手机也快速普及,时尚的、4G的、别在腰间里的、挂在脖子前的……冷不丁街道人流如织处,忽然响起了手机声,大家都争相摸自己的腰间,看看胸前。轻轻一按手机,不仅连通四面八方,五湖四海,还能上网、拍照、听音乐、看电视、微博、发微信红包等等,功能齐全、方便快捷。

小时候,一下雨,土坯茅草房就漏水,晚上照明全靠点煤油灯,只有县城才有几栋屈指可数的楼房。如今,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很多农民早已告别了棚户区、筒子楼,纷纷自修别墅,还有不少进城买上了楼房。

这一切,缘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缘自改革开放40年的变革,是这些伟大壮举给我们带来了光明,送来了幸福,圆了咱们老百姓的千年百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