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润州区劳模工作室助推企业创新
本文字数:856
本报讯 (记者 严江 通讯员 王振轩 陆彦杰) 记者日前获悉:自2011年以来,镇江铁科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刘春岐劳模创新工作室,重点围绕铁路系统和风电行业发展,不断升级换代,通过团队内部多次开展研讨会,制定产品研发、生产计划和试验大纲,对产品设计、检测、验证等每个环节精益求精,研发了重载提速货车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斜楔主摩擦板、交叉支撑弹性装置聚酯弹性垫等一批新产品,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各类产业化产品达30多项。
镇江市润州区总工会近年来在全区企业大力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引领示范作用。 区总相关负责人欣喜地告诉记者,“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立运作,已经使个人的优势发展成一个团队,由亮点形成亮片,达到了助跑企业发展的效果。”
“我们已经实现了1.5MW、2.0MW、3.0MW等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系列弹性支撑元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并且与北车风电有限公司联合申报行业标准,打破了国外风电减振技术和产品的垄断。”刘春岐自信满满,报出几个硬指标。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系列高端弹性支撑系统,是保障风电机组长时间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由于我国风电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且国外核心技术封锁,国内市场上的该系列产品多以仿制为主,并且高端系列依赖进口。“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端系列,这样的活我们敢接!”刘春岐的底气源自整个团队的不断攀高。据统计,目前该企业仅风电和轨道交通产业产品,已获得了20%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累计年销售过亿元、利税上千万元。
作为润州区最年轻的劳模,刘春岐和他所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去年以一项科技创新项目捧回了第六届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他本人也以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世界那么大,船舶、军品等领域工程塑料、高分子材料和橡胶开发很大,我们想尝试开发磨耗减振新技术。”刘春岐透露了他团队下一步行动计划。
除此之外,镇江金港磁性元件有限公司的苏忠来劳模团队创新工作室也不甘落后,他们将高档磁瓦、磁体生产线的节能、清洁列为公关项目,节约人工成本,降低电耗、提高产品质量,共创经济效益62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