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真督实查 动真碰硬
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地方实地督查全纪录
本文字数:1786
8月下旬至9月上旬,31路督查组、数百名督查组成员分赴全国各省区市,明查暗访、走村入户、访企问民,实事求是反映情况、扎扎实实解决问题,以督查“利器”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沉下去:围绕重点工作督深督透
8月25日凌晨4点,夜色浓重。第十六督查组成员梁昊飞站在河南开封一处高速路口焦急等待着。
不久,一位姓朱的大货车司机匆匆赶来。随着合同、发票等关键证据一一呈现,朱师傅反映的河南濮阳市货车管理问题逐渐清晰。
提前联系,暗访接头,不打招呼,“一插到底”……这正是本次大督查工作的典型缩影。
身子“沉下去”,问题才能“捞上来”。各督查组围绕重点工作下沉一线,有的督查组组长带队暗访,有的兵分多路开展督查,有的半夜凌晨对接线索提供者,有的采用多重手段核实情况……
“这一路上有没有碰见乱罚款的?”甘肃省兰州市水秦快速通道路旁,第二十八督查组组长余蔚平顶着烈日与大货车司机搭话,暗访货车乱收费问题。
“甘肃高速路乱罚款少,但就是收费不分空车与载货车。”司机刘师傅说。督查组仔细查看货车司机收费收据,并拍照记录,以待进一步核查。
既核实问题线索,也挖掘先进典型。第十六督查组在河南督查落实扩内需政策时发现,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的商丘市近年来以规划为引领,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查问题:把脉号诊老“堵点”新“瓶颈”
深入了解基层实情、查找疏通堵点瓶颈,是国务院大督查的重要目的。督查组成员坚持问题导向,访民情、听民意、汇民声,查找核实了一大批典型问题,彰显了督查利器的强大威力。
直扑现场,直面问题。31路督查组在出发前就对有关问题线索进行了初步梳理核实,一抵驻地就马不停蹄地开展督查工作。
紧盯困扰人民群众的老“堵点”持续发力——
昆明火车站“打车难”一直是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出租车司机在昆明火车站“挑活”“宰客”,存在频繁拒载、不打表计价、乱收费现象。
“这集中凸显了昆明市出租车市场运营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两次赴昆明火车站暗访的第二十五督查组成员黄祖亮一针见血地指出。
经过督查组反馈,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连夜召开全市出租汽车行业大会,对全市出租车市场进行大整改。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出现的新“瓶颈”“亮剑发声”——
督查贵州的第二十四督查组接到群众举报,贵州独山县天洞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违法占地,将永久基本农田硬化用作景区道路、停车场等设施,而且虚假整改、应付检查。
督查组成员来到现场发现,原本属于永久基本农田的土地,零零星星长了一些草,但挖开十几公分厚的泥土,下面竟是水泥路和地板砖。显然,有关方面企图以硬化地面上覆盖泥土的方式“瞒天过海”。
在进一步核实了相关问题后,督查组严肃约谈了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求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对相关问题彻底整改。
促整改:督促立行立改确保落地见效
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各路督查组紧抓督查发现的典型问题,督促立行立改,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努力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查处一起、震慑一片”。
8月26日深夜,第三督查组几名成员冒雨驱车来到石家庄市行唐县市同超限检测站暗访。只见这个原本公安、交通联合执法的检测站并没有交警驻场,检测站也未实行考勤。同时,检测站还存在处罚记录不规范等问题。
督查组随即将治超站“形同虚设”的问题反馈给有关方面。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石家庄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核查的基础上连夜追责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表示将以国务院大督查为契机,举一反三,对货车进市、通行许可、违法处罚等工作开展自查自纠,把国务院有关物流降本增效举措落到实处。
随处可见的各种垃圾,满院子疯长的杂草,泥泞不堪的道路,至今没有通上燃气……这是第七督查组在吉林长春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看到的场景。部分群众还反映,“我们找遍了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长春市的局长接待日我们是常客,就是没人管。”
第七督查组随后在长春市密集召开三场约谈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切实负起棚改责任,尽快拿出整改方案,回应百姓关切。
目前,长春市已决定开通棚改问题投诉专线,开展“大接访”活动,并梳理研究当地房地产开发建设中存在的其他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真督实查,动真碰硬。地方实地督查阶段,各督查组担当作为,共约谈各地40余名厅局级负责人、100余名县处级干部,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身边的“堵点”“痛点”问题。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