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吴林斌:学生良师 百姓益友
本文字数:1533
本报记者 王槐艾
因为经常在扬州电视台的节目中就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因为经常深入工厂、社区、机关、学校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经常与百姓一起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他成了古城扬州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十佳文明职工、省市工会义工教授、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林斌。
“实力圈粉”的思政老师
吴林斌开的课曾荣获江苏省教育厅“精彩一课”评比第一名。因为他的课生动、活泼有内涵,学生趋之若鹜,用学生的话说要“挤破了头”才能“挤”进他的课堂。
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吴林斌的课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与他的学识积累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优秀的学者,他先后出版了《认识你自己——论人之为人》、《成才与立身》等多部论著,发表了30余篇专业论文。
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吴林斌不仅将自己在对外的活动中“淘”得的“活”素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还定期邀请“扬州好人”走进学生们的课堂,与学生们分享他们感人的故事。
文化来源于社会。吴林斌认为,只有让思政课回归生活,才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使更多的人获益;才能让学生听得进、信得过、记得住、学得好。
热心公益的“义工教授”
早在2008年,扬州市总工会在全市高校选聘“义工教授”时,吴林斌就第一个报了名。今年5月24日,省教育科技工会成立劳模和工匠人才讲师团时,吴林斌又被推荐吸纳为首批成员,并为南航的师生作了首场报告。生动的案例、诙谐的语言、深刻的道理,令到场听众直呼“过瘾”。
负责“义工教授”工作的扬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每年年底统计“义工教授”深入企业讲课数据,吴林斌讲的课总是最多,还是最受职工喜爱的“义工教授”之一。
2015年底,江苏恒远公司董事长告诉正在该公司调研的扬州市总工会副主席陈锡朝,前阵子公司邀请吴林斌为职工宣讲敬业精神。那天他刚好没事,就悄悄来到会议室最后排听讲,发现员工听得入神,他自己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希望吴林斌再到他们的甘肃水泥厂讲讲。
吴林斌得知恒远公司董事长的愿望后,因学校处于寒假前的考试阶段,一时走不开,便决定利用元旦放假时间去甘肃。到达甘肃后,吴林斌不顾旅途劳累随即开讲,并针对职工遇到的现实问题,连办了两场面对面的交流会。
除了担任市总工会的“义工教授”外,吴林斌还受邀参加市妇联、文明办、民政局、司法局等单位组织的“亲子大讲堂”家庭教育、“社会道德讲堂”市民教育、“重生大讲堂”监狱教育、“社区大讲堂”邻里关系处理等许多公益志愿宣讲活动,多次荣获扬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和江苏省推进全民阅读先进个人。
自费出书的“国学导师”
今年8月26日,吴林斌应邀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家长和学生讲授国学经典《弟子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连串礼仪示范性动作,让大家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吴林斌又被学生及其家长团团围住,做了近一个小时的解答。
近年来,为了弘扬传统国学《弟子规》,吴林斌老师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自费编印了8万多册传统文化书籍,免费发放给市民和学生。还深入学校、工地、社区、机关,甚至看守所、拘留所宣讲《弟子规》。几年前,吴林斌受邀录制了长达20多小时的“《弟子规》的智慧”系列电视讲座视频,许多在押人员看后深受触动,禁不住泪流满面。
如今,吴林斌常常被扬州市民誉为“国学导师”。在谈及为何自费编印讲授《弟子规》时,吴林斌说,是因为自己时常受邀在媒体上发表一些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觉得现今社会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一读古人的智慧。他说,《弟子规》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完美融合,书中有为人的“大道理”,也有做事的“小道理”,并且通俗易懂,各个阶层的人都适用。“国学导师”这个称号不敢当,自己只想做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现代文明的倡导者。
吴林斌在接受省市媒体专访,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