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全家四代13口都是公交人

——84岁老人眼里的南京公交变迁

    本文字数:1460

在南京公交,有一个公交“大家庭”,这家四代共13口人都和公交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是公交发展变迁的参与者、见证者。

在扬子公交高新公司机务科工作的陈龙作为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他总喜欢随身带着一张全家福,“你看,这是我外公,‘老三厂’的车间副主任;这是我外婆,是老盐仓桥站的站务;这是我妈妈,当年盐葛线的售票员;这是我舅舅,扬子公交修理厂的质检员;我老婆,在江南公交开10路;我表妹,场站公司的物业管家……”每每提到这一大家子,陈龙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而作为这个家庭的第一代公交人,陈龙的外公潘恒金已经84岁高龄,1934年出生的他身体依然硬朗,讲起他们家与公交的故事有说不完的话题。

当年修车全靠扳手钳子

1947年,因生活所迫,年幼的潘恒金就和父亲一起在下关火车站(现南京西站)靠扛活儿养家。同时,他也在旁边的江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路站(下关火车站—夫子庙)做一些杂活,他回忆说:“我当时主要是给公交车加水加炭和清理炭炉。那个时候的公交车都是靠木炭为动力,木炭烧完变成炭饼后通常就丢了,我就捡了卖点零钱给家里。”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3月,17岁的潘恒金被改制后的江南汽车公司录用,在车站当了一名站工,干些杂活,三年后,被分配到修理厂当了一名修理工。

“当年,修理工就靠扳手和钳子修车,哪有什么机器,工作非常辛苦,一干几个小时是常事。”比起身体的劳累而言,材料的短缺是更大的难题,潘师傅记忆犹新,当时各种零部件非常短缺,坏掉的部件只要修修能用的,都会尽可能修好。为国家节约每一分钱,是那个年代公交人的共识。“国家当时困难啊,我们都会尽自己所能的为国家省钱,特别光荣。”

那时候的车型有美国的道奇、雪佛兰……潘师傅说起来如数家珍。“当年公交车都是烧煤炭的,驾驶员乘务员都住厂里,凌晨三点多就起来点煤炉了,整个厂里都是烧煤炭冒的烟,脸都被熏得黑黑的。”

亲眼看着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963年,公司安排潘恒金到一分公司位于浦口龙头房的汽车五队继续担任修理工。破瓦房改造的车间只有一条简易地沟,不够用。经常在雨雪天气钻进车肚泡水修车,条件异常艰苦,潘恒金在这里一干就是13年。

“那时候就天天看着修长江大桥,我是看着南京长江大桥一点点修起来,直到1969年元旦公路桥通车,我们公司当时还专门成立了‘大桥连’,跑大桥这条线的驾驶员全部为退伍军人,他们驾驶最新型的解放牌大客车在桥上跑,看到经我手修理的车子在桥上跑,心里骄傲的不得了。”老爷子激动地说,“大桥开通的时候,南京人跟过年一样,都涌上去看。”

做梦也没想到公交能发展得这么好

潘恒金成家后,先后有了6个孩子。1970年,公司响应国家号召招收家属工,潘恒金和爱人因此成了同事,受家庭影响,孩子成人后也爱上了公交,陆续成为了公交职工。

在陈龙的眼里,外公是一个对公交事业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公交人。“我每次和外公聊天,他总是要问我现在公交车最新都是什么技术,怎么修理,我就陪他聊,从汽油车到柴油车、天然气车、低温液化天然气车,一直到现在的纯电动车。他总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公交能发展到如今这样。”

“我不准他们叫苦,跟我们当年相比,你们的那些苦根本不算什么。”潘师傅对后辈的要求很严格,“作为修理工不能满足会换个零件,一定要搞清原理,否则你的技术不会进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修理工。我常跟孩子们说,要珍惜现在的条件。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一定要好好开车、好好工作,不能给我们家丢人,不能给公交丢人!”

“我这一辈子、我这一家子都和公交分不开,我希望南京公交发展得越来越好!”潘师傅有个心愿:“等到今年大桥通了,我还想坐车上去看看,看看那些我年轻时战斗过的地方。”

通讯员 孙洪  记者 鲍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