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当好“稳压阀” 成为“贴心人”
——记镇江市劳动监察支队
本文字数:2242
镇江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诞生24年来,积极服务社会建设,履职尽责,在一批批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共同努力下,队伍不断成熟壮大,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在预防违法、查办案件、解决争议、维权维稳等方面交出了一份让各界满意的答卷。
坚守——走在职工维权第一线
“手握公权,如履薄冰;手握戒尺,心中安宁!”翻开王峻的工作日志,扉页上清楚地写着两行字。
王峻是镇江市劳动监察支队原队长,19年来,他始终走在为职工维权的第一线。
1999年,当王峻走进镇江市劳动监察支队时,整个单位还不足20人。随着一次次出勤,一次次检查,以及与用工单位和员工的不断接触,王峻有了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理解——协调劳动用工各方利益的“稳压阀”。
2016年春节前夕,50多名带着行李准备返乡的河南籍农民工,突然聚集在镇江市人社局门口。他们反映,因包工头工程款结算纠纷,被拖欠工资4.7万元。
“政府不给解决,拿不到工资,这年我们过不成了!”面对急躁的工人,王峻与同事们轮班与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沟通。事件虽成因复杂,但王峻和同事们仅用了2天时间,就解决了50多人的被拖欠工资问题。
“职工利益无小事。工资是他们的血汗钱,保险是他们的养老钱,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尽好这份责任!”谈到工作心得,王峻说。王峻创新建立“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防范到位”的劳动关系监管新机制,整合部门力量解决欠薪难题。由他带队打造的全市劳动关系智能化预警平台,形成了“信息共享、预防处置、指挥调度”劳动关系智能化预警监控“信息链”,实现了职工投诉举报、违法案件、劳动争议、信访及集体纠纷数量“五个下降”。
辖区内每家企业,王峻几乎都联系服务过;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他多次密切接触。企业老板把他当成“业务专家”;企业职工把他当成“依法维权代表”;农民工把他当成“贴心人”。多年来,王峻带队查处了240起“难案、急案、要案”,为1.4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120万元,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是我们的榜样。”提起王峻,镇江市劳动监察支队三科科长唐小露竖起了大拇指。在年轻人眼里,老队长有着太多令人感动的事情:由于长期的加班加点,加上饮食不规律,他的血压和肝功能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常年服药。因为病痛夜里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又要冲在执法第一线。2017年,在腰部脊柱摔伤的情况下,他仍牵挂着工作,每天通过电话查问案件处置进展情况。随后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的情况下,又带病回到了工作岗位……
传承——打造执法维权体系
2018年,由于腰伤复发需要调养,王峻不得不告别了他工作19年的岗位。他给同事们留下的,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的奋斗烙印。
今年4月11日晚10点,镇江新区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灯火通明,来自四川的27名彝族职工在焦急等待两天后,拿到了被拖欠的近8万元工资及各项补偿费用。一场为少数民族劳动者进行的调解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针对这起案件劳动关系复杂,还要求短时间内处理完毕的情况,镇江新区由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行动小组,一方面安抚职工情绪,一方面抽调人手赶赴企业,协助企业人员与劳务公司对清账目。最后,与劳务公司商谈,分析利弊,要求他们依法支付职工工资。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与调解少数民族群体性案件,给了我们很多启发。”镇江新区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何霞军回忆。
近年来,镇江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现了“两网化”管理,全市成立街道一级监察网格60个、社区二级监察网格781个,建成市、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执法体系。
完善的体系离不开一线监察员的付出。镇江新区人社局副局长于晓飞介绍,劳动监察大队是每天下班走得最晚的,也是每次考核等次最高的。“镇江新区的中小企业多,劳动争议和投诉案件时常发生。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压力很重,却没有一个人嫌苦嫌累。”他说。
“晚上工作到9点、10点,都是家常便饭。”何霞军介绍,支队里有很多女监察员,有的还是准妈妈,但她们从不轻易离开岗位。
“其他人有时间陪着孩子,我们没有。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我们少了很多陪伴。”提起家庭,何霞军湿了眼眶,“但只要能情系职工,为民解忧,我相信孩子长大后一定能理解。”
创新——做好新时代答卷
早上8点不到,新上任的镇江劳动监察支队支队长罗成就带队前往某电子公司检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到了中午12点,大家才一起自掏腰包解决午餐,之后又一直忙到晚上8点半。
这是最近镇江劳动监察支队一天的日常工作。近期,镇江市开展了劳动保障监察“百千万”专题宣传服务活动,走进辖区、走进网格、走进用人单位“三走进”成为了劳动保障监察员每天的任务。面对成百上千家企业,罗成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当天要走访的企业不能拖到明天”。
“我们以脚步丈量服务深度,只有走下去,才能发现职工的诉求,才能保证执法到位、服务到位。”罗成说,对比以往坐在办公室等群众上门,现在的劳动保障监察员要学会“主动出击”。
通过积极排查,劳动保障监察员对违法行为进行了纠正,发现并协调解决了潜在的劳动纠纷案件;对于职工反映强烈的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坚决给予行政处罚。
积跬步,方能致千里。经过多年努力,镇江劳动监察支队在全市与1880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定点联系,与4220家建立了双向联络;通过“百千万”专题宣传服务活动,评选出116家劳动保障诚信企业,今年申报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新增近1000家。在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共同努力下,维权服务网被打造得更加高效便捷。
岁月流逝,初心不改。一批批镇江劳动保障监察人,用他们对企业和职工的真诚服务,年复一年地开拓创新,传承精神,悉心镌刻着他们事业的年轮,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他们的坚定承诺。
赵泽众 郑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