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返乡创业者唱主角 一线劳动者出彩

盐城首届十佳农民工受表彰

    本文字数:1663

编者按:盐城首届十佳农民工评选表彰活动,对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营造关爱农民工的社会氛围无疑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其意义更是重大。他们在各自的行业和岗位上,用自己的勤劳、汗水和智慧,讲述着感动人心的精彩故事,他们是盐城市100多万农民工的一个缩影和优秀代表。

为更全面了解和深入感受他们的风采,编者特别选编了他们的事迹小档案和三篇报道,并在五一到来之际,借此祝愿他们和广大劳动者节日愉快!

 

2月12日下午,盐城市人社局五楼会议室,一场恳谈会正在这里召开。

“今年收入怎么样?现在还有什么困难?”“你成功创业的经验心得能不能跟大家分享分享?”“政府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今年具体还会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办法?”……该市人社局领导以及局农民工工作处、市社保中心、就业中心和部分县(市、区)人社局农民工工作负责人,与全市首届“十佳农民工”面对面坐到一起,有来有往,坦诚交流,气氛温馨而热烈。

2014年12月,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盐城市正式启动首届优秀农民工评选活动。经过精心组织,严格评审,最终沈超、何如忠、江兴平、刘菊、张锦翠、刘海红、周效军、丁桂林、葛跃华、朱玉山10位同志被授予“十佳农民工”荣誉称号。同时,全市还有40名“优秀农民工”和一批从事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先进个人和单位受表彰。

此次盐城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表彰的“十佳农民工”,有煤矿工人、公交车司机、工厂技术骨干、家政服务员、创业成功的年轻农家女孩、曾在外打工多年的回乡创业者、扎根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农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户籍尚在农村,都曾经或依然在基层一线奋斗,并成为行业中佼佼者。

沈超是盐城市公交总公司的一名普通驾驶员,“被选为‘十佳’,真是愧不敢当,”沈超谦虚地说,“我只是尽自己的力量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去年9月6日,沈超在打扫车内卫生时,捡到了10.4万元现金,他立即拨打110报警,并向单位汇报。后来,他婉拒了失主的1万元酬劳,还将公司奖励给自己的1000元捐献给了贫困学生。从事驾驶员工作9年间,沈超行程50多万公里,无一起有责事故,无一起有责投诉。

24年前,17岁的周效军由于家境不宽裕,初中一毕业就到了当地的一家玻璃厂,当起了“打工仔”。2004年,因环境污染问题,玻璃厂被关停。后经人介绍,周效军远赴几百公里外的徐州玻璃仪器制品有限公司上班。他从技术员干起,一年后即被提拔为车间主任。三年后,周效军承包了制品车间,他刻苦钻研玻璃制造技术,学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知识。经过苦心经营,承包车间头一年就赚了10多万元。2014年春节,回家过年的周效军在电视上无意看到县劳动就业处举办创业咨询会的消息,他心怀多年的返乡创业的想法再次受到激发。当年4月,周效军投资600多万元,在建湖县开发区创办了盐城市隆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公司预计年销售5000万元以上,可吸纳百余人就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外出人员实现返乡就业创业。”该市人社局农民工工作处负责人介绍说。特别是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农村青年加入到了产业工人的行列中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比起他们的父辈更加敢闯敢拼,他们不安于和父辈一样仅仅做一个“打工仔”,而是更想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翁。

盐城市现有农民工108.93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89.55万人,外来农民工19.38万人。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责任、意义重大。近年来,该市大力推进农民工服务工作,市人社局积极发挥牵头职能作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执法维权等服务,同时积极协调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进农民工逐步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目前,盐城市已建立55个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常态化、便捷化、亲情化、市民化服务农民工得到有力保障。

“2015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返乡创业农民工典型宣传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综合服务工作,开展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农民工乐业增收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旻玥  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