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我省评出一百四十六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更加突出基层一线 彰显代表性先进性

    本文字数:1488

本报讯(记者 谢丹娜)五年一次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揭晓,我省共有146名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当选,已赴京出席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昨天上午,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我省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推荐评选的有关情况。

146人当选,更加突出基层一线

据省总工会副主席马永青介绍,我省共有146人被评为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这些劳模先进中,企业职工69名,占总数的47.3%,其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49名,占企业职工的71%;企业负责人10名,占企业职工的14.5%。农民32名,占总数的21.9%,其中乡镇企业负责人5名,占农民的15.6%;农民工9名,占农民的28.1%。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5名,占总数的30.8%,其中县处级干部7名,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15.6%。其中女性代表26名,占总数的17.8%。各项比例均在中央规定范围内,且更加突出基层一线。

新当选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来自我省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及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各条战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七成是高技能人才,彰显先进性

据介绍,我省新当选的146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普遍具有较高的荣誉基础、较高的学历和较高的技术职称。其中,省(部)级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18名,占80.8%;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09名,占74.7%,获得学士以上学位53名,占35.3%;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03名,占70.5%;中共党员128名,占87.7%;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3名,占2.1%;全国两院院士3名,占2.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8名,占12.3%。

新当选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集中体现了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进程中劳模先进的精神风貌,代表了江苏的形象。他们中有全国首届十大“最美职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江苏油田一线职工田明;有刚刚当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最美职工”的中国港机行业著名研发专家、南京港口机械厂副总工程师沙夕兰;有国家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感知技术无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涛;有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有13年来扎根社区深受群众信赖的片警孙全新;以及全国两院院士吕志涛、赵淳生、王学浩等。推荐评选的过程,也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过程。

把关更严格,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今年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首次由党中央、国务院联合表彰。省委、省政府对推荐评选工作十分重视,把贯彻依法治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作为推荐评选的重要条件,严格要求,层层把关,确保评选出的先进模范人物经得起考验。

记者了解到,被推荐人选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须经纪检、监察、卫生计生部门签署意见,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得有关部门同意。被推荐人选是企业负责人的,须经当地县以上工商、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保、卫生计生等部门签署意见,国有企业负责人还须经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签署意见,私营企业负责人还须征求当地统战部门和工商联意见。凡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违反企业用工规定,劳动关系不和谐,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严重职业危害,无故拖欠职工工资,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或未依法组建工会的企业,其负责人不能参加评选。

我省在推荐评选中,严格采取企事业单位职工和村民集体提名、民主集中的方式产生,充分体现群众意见,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执行“两审三公示”制度,即实行初审和复审两次审核,实行所在单位、省级和全国三级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审查和公示期间,对推荐人选提出异议的,各有关单位进行了认真调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