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年处理610万吨

江苏资源化利用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本文字数:844

将大堆的建筑垃圾送上传送带,再进入人工智能分拣系统,6只机器人手臂迅速将混杂在垃圾里的“宝物”挑拣出来,废木料、金属、加气块、塑料、混凝土块等分别进入不同的收集桶。其中,混凝土块、砖块可用于制作海绵城市砖等建筑材料,塑料、纸板、金属、废木料等则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是笔者在位于常州武进绿色建筑区内的江苏绿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随着江苏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与改造提速,建筑垃圾大量产生,环境污染和垃圾围城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建筑垃圾该何去何从成为城市管理者面对的严峻课题。日前,在江苏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共有7个城市建成了专业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年处理规模610万吨。像这样的“建筑垃圾变形记”将在江苏越来越多的地方铺开。

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宋如亚介绍,根据2018年江苏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重点目标任务,全省共有30座建筑垃圾处理项目,新增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150万吨/年。其中,南京、无锡、徐州、淮安、盐城、镇江、泰州和宿迁市等8个设区市将力争今年底前开工,2019年投入运行。他坦言,虽然江苏在建筑垃圾专项治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各地工作推进进展和成效还不平衡,存在设施建设滞后,处置能力不足;运输设施不规范,影响人居环境;产品出路不畅,影响政策运行等问题。

宋如亚强调,各地要推行建筑(装潢)垃圾分类收运,禁止将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混入建筑垃圾。要使用专业密闭化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实施全程监控,并依据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严格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实现建筑垃圾的定时间、定线路运输和定地点规范处置。

再生产品的推广应用是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发挥“城市矿产”作用的最终体现。多地城管部门负责人也建议,将符合条件的再利用产品列入推荐使用的绿色建材目录和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在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的前提下,政府投资项目可以优先采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同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城市生态修复等工作,加强建筑垃圾的再生产品的推广应用。

朱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