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浅析以党建网格化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本文字数:1154
句容市崇明街道党工委书记 卞云峰
面对当前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需求结构的新变化,以及崇明街道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中的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要进一步强化网格党建基础,让基层更有活力。要想把基础打得牢固,强化组织和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一方面,要筑牢组织架构。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完善“社区建党委(总支)、院落小区物业建党支部、网格(楼栋)建党支部(党小组)”工作模式,使党的组织建立在网格,党的活动开展在网格,党员作用发挥在网格,将党的组织力和引领力向小区、楼栋、居民延伸。另一方面,要培育党建队伍。通过基层选拔、组织选派等方式,完善社区党组织书记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实施“双提升、双过硬”培养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社会治理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的社区干部队伍。选优配强网格“三长两员”,使之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举办网格工作业务培训班,提升网格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要进一步强化网格党建规范,让治理更有实效。基层社会需要规范化的工作机制来保障信息精确和服务精准。一是党建阵地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科学设置“一厅四室一栏”,统一名称、标识,突出党建元素,打造红色印记。二是党员教育管理有形化。推进“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用好“生态社区智慧服务系统”党建E家,定期发布党员先锋亮绩、积分管理和“三会一课”等内容。三是党建工作机制流程化。建立四步网格协商机制和群众反映、分层收集、上报挂号、分类处置、进度通报、反馈销号六级闭环机制,限期实施和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完善网格上岗公示、巡查走访、工作例会、服务宣传、考核管理等制度,规范网格运行。
要进一步强化网格为民服务,让群众得到实惠。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必须做到民有所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一是推行网络服务。进一步优化升级“生态社区智慧服务系统”,推广“中凌模式”,编制信息公开、网上预约等服务清单,用大数据化解群众“找谁办”“去哪办”“怎么办”等难题。二是落实“走访”服务。开展“百名社工进万家”活动,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情知策。三是推动志愿服务。依托志愿者之家党支部,培育党员志愿者工作室,每个网格建成1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开展“优秀党员志愿者”评选活动,激励志愿者持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四是深化社会服务。发挥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室作用,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探索物业党建为民服务,做好困难党员、空巢老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各类重点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建设社区退休人员“亲情互助组”,组织网格内退休人员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活动。